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最早的都城啥模样?
北靠邙山,南临万安山、龙门山,西据崤山、熊耳山,东依嵩山,洛阳盆地群山环伺,八关拱卫,易守难攻。洛河、伊河、瀍河、涧河四水分流,鱼肥穑实,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被这方沃土吸引,停止跋涉,在这里燃起古老中国的一堆希望之火。东亚核心文明由此肇始,二里头升腾起一条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巨龙。
1959年夏,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60多年的持续发掘和研究,二里头遗址陆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群等诸多“中国之最”。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应时而生。
以二里头台地为意象,博物馆建筑天际线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象征威仪四方的王朝气象。从高空俯瞰,博物馆像一把巨大钥匙,寓意二里头文化是开启中华文明的密钥。外立面的铜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气恢宏,为司马迁“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记载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广阔的遗址公园内分布着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等遗迹,萋萋芳草遮挡不住先民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身影,逆天改命瓜瓞绵延的诸多场景仿佛还在这片土地上若隐若现。
博物馆内古意盎然,雅致隽永,恢宏大气。一件件文物携带着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信息,神秘,悠远,如一株株深涧幽兰,又如春日的百花园,暗香浮动,隽永锦绣,魅力无限。
泛滥于史前的那场洪水让大禹亲操耒(lěi)耜(sì),风餐露宿。大禹奔波劳碌治理水患拯救黎民“划分九州”的故事,在古老文献和考古实物中互相印证,化作信使,让华夏儿女在寻根觅源中仰望膜拜,成为永恒的精神坐标。
2004年6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清理完毕即轰动了考古界。这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由2300多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粘嵌而成,12组菱形图案象征着龙的鳞纹,卷曲的尾巴、圆柱形绿松石和白玉组成的鼻子、梭形眼、圆饼形白玉的眼珠,制作技艺高超,形象鲜明生动。专家们认为,二里头龙形器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龙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在二里头遗址,龙的形象不时出现在其他器物上。譬如,一件透底器的肩腹部立体雕刻着数条小蛇,呈昂首游动状。譬如,一件在宫城外出土的通体磨光的大型陶盆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盆口内侧浮雕的两条长蛇,它们绕盆沿一周,昂首卷尾,生动逼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条条“龙”,慰藉着华夏儿女的心,并让人为之自豪不已。
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厘米的网格纹青铜鼎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造型和纹饰风格与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但网格纹青铜鼎一改陶鼎的“廉价形象”,罕见地使用了当时的贵金属——青铜。今天,我们戏称有能力者为“青铜”,回溯千年,青铜始终与高贵并行,和贵胄为伍。
乳钉纹铜爵,束腰平底,长流尖尾,腰肢婀娜,形态修长,三锥纤足,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之一,被称为“华夏第一爵”。
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设计精美,铸造工艺精湛,镶嵌精致,图案精妙,历经几千年依然完好无缺,数百片绿松石丝丝入扣,无一松动脱落,即使以今天的工艺技术标准来衡量,也当之无愧堪称高超绝伦。
拙朴呆萌的陶炊器,让人的思绪飘飞到远古时期一个个火把闪亮的夜晚,繁星满天,秋虫嘤鸣,先民围炉夜话,载歌载舞。
食器酒器,让人联想到先民们面对“五谷”丰收时的欣喜,粟稻麦黍豆颗粒归仓后的满足。
兵器礼器,让人感受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肃穆庄重,肃杀冷峻。
…………
于探寻中酣畅,在徜徉中沉醉,追寻的目光一刻不愿停歇,循着博物馆内的投影,穿过遗址的木栈道,恍惚间,仿佛看到一对对车轮在最早的宫殿建筑中穿梭,留下一行至今清晰的古老车辙。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千头万绪中拨迷求真,历史尘封中寻求答案,二里头遗址的新发现新惊喜不会停止,仍将会继续制造并不断带来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