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9月25日 星期
再现“多网格”布局
方城八里桥遗址为二里头王都“咽喉驿站”

八里桥遗址出土的陶器 (新华社发)
八里桥遗址出土的玉柄形器 (新华社发)
八里桥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遗物 (新华社发)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取得的重大进展: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八里桥遗址位置关键,规模宏大,内涵丰富,文化面貌与夏代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高度一致,填补了夏王朝次级中心聚落研究的空白。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因附近有八里桥而得名,现存面积135万平方米,是豫南地区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考古人员在八里桥遗址内已探明沟类遗存11处,宽8米至12米,深2.5米至3.7米,两侧5米至8米的范围内多为空白区。这些沟类遗存纵横交错,规划有序,将遗址南部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域,呈现出与洛阳二里头遗址相似的“多网格”布局。

但其实,早在2019年之前,考古学界认为二里头遗址的街区是“井字形”的。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从“井字形”道路西南路口开始发掘,陆续发现多条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夯土墙,它们多与宫城城墙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平行。“据此推测,已知的作坊区、宫城区、祭祀区附近存在其他分区,这意味着二里头遗址中可能不止‘九宫格’,而是由更多的‘网格’组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

这样的“网格”有多少?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并透露,从已知发掘情况来看,在二里头遗址空间里,可能存在12个至15个方格,不排除未来发掘出新方格的可能性。这一信息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赵海涛介绍,“多网格”布局确立了都邑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祭祀区、宫城区和作坊区这3个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中路,宫城区位居中心,重要遗存分布在宫城区的周围。这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这种布局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统治格局秩序井然,暗示当时已有成熟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

而八里桥遗址功能区划完备,有墙垣、道路等设施,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祭祀坑等重要遗迹,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有专家认为,八里桥遗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区划、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及精神生活方面与二里头遗址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出二者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关联。这也凸显了王都地区对八里桥遗址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考古发现,八里桥遗址形成于夏文化开始向外扩张的关键时期,所在地理位置是连接中原腹地和江汉平原的咽喉。一方面,该遗址用于对南方的控制,保障二里头王都的安全;另一方面,它也是南方铜矿、绿松石和朱砂等矿产资源进入王都地区的重要安全保障,是二里头王都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

八里桥遗址是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南渐过程中的重要区域性中心聚落,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洛报融媒记者 李晓楠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