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河洛潮涌风帆劲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9月30日 星期

沃野田畴“丰”景好

山水隐庐民宿
苹果智能分拣线
乡里中心便民惠民
乡村产业发展、乡里中心建设,让乡亲们生活越过越红火。扫码观看视频

数字看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缺吃少穿,农村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从零起步,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全市粮食总产量8.4亿斤,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38元。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洛阳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8.3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4元,乡村振兴转向连片推进、全域提升新阶段。

 

金秋时节,河洛乡村处处好“丰”景。

伊川吕店,滚滚的谷浪把田野染成一片金黄。土地连片流转,小田并成大田,传统小农经营迈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锦屏山下,宜阳杏花村白墙黛瓦、秀美宜居。荒废的窑洞“变身”热门的特色民宿,乡村运营风生水起。

绿竹掩映,洛宁东寨子村乡里中心欢声笑语。党群之家、乡村食堂、亲子乐园汇聚于此,乡的韵味、城的服务,赢得群众啧啧称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温饱不足到生活富裕,从贫穷落后到宜居宜业,从二元分割到城乡融合……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时刻,回头望,河洛乡村摆脱贫困,发生历史性变革;向前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151”工作举措和“4+2”重点工作,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特色彰显 产兴民富

秋到洛宁,苹果红是最靓的色彩,25万亩果园硕果累累。走进海升、木美土里等果业基地,矮砧密植、水肥一体、智能栽培,小苹果种出“科技范儿”。

“过去吃饱肚子是老百姓的梦想,现在还要吃得丰富、吃得绿色、吃得健康!”上戈镇庙洼村果农廉小亮坦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粮食总产量仅有8.4亿斤,至2023年粮食总产量已达48.3亿斤。如今,百姓的餐桌又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洛阳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迈进新发展阶段,洛阳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壮大绿色杂粮、中药材、食用菌、优质林果等特色产业,擦亮了特色农业品牌,也富裕了山乡父老。

行走乡村看变化,瓜果满园粮满仓。

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到土地流转规模生产,从肩挑背扛劳苦耕作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从传统种养单一经营到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全链条发展……现代农业旺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34元。

宜居宜业 有里有面

青山入眼,田舍相望。锦屏山上,宜阳沙坡村白墙黛瓦、清秀宜人。单看今天的俏模样,很难想象这儿曾是一个贫困村。

“哗——”每当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村党支部书记王合森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当年“刮水”“挑水”“买水”的画面。

沙坡村因旱而穷。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沙坡村开启艰难的寻水之路。

375米、150米、730米……一连几口深井打下去,都不见水。“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干部群众始终不放弃、力啃硬骨头,最终成功找到水源,挖掘深度545米!

此后,沙坡村干群一心,一举摘掉“贫困帽”。当下,以特色产业抓增收,以供排水一体化抓环境,以乡里中心建设优服务,沙坡村一跃成为“五星”支部创建先进村。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河洛大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成为历史。

一步越千年,开启新征程。洛阳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供排水一体化覆盖城乡,四好农村路通乡达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提升。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在嵩县天桥沟,精致民宿各美其美;在孟津三彩小镇,研学游持续火爆;在汝阳红薯小镇,数字乡村激活“一潭春水”……随着运营理念植入,乡村多元业态加速融合、多元价值加快释放,美丽乡村呈现万千气象。

服务进村 和美善治

“要啥有啥,再没有这么贴心了!”穿过古朴的牌楼,在夏文化农耕景观掩映中,偃师圪当头村乡里中心格外亮眼,乡里食堂、儿童乐园、便民超市、悦读空间等集中布局,从早到晚都热热闹闹。

在运营中,圪当头村采取“公建民营”“场所换服务”等模式,既不增加村级负担,又让服务更加暖心。拿日间照料来说,村里从便民超市租金中补一点,乡贤捐一点,“好媳妇”“好婆婆”轮流服务,让空巢老人吃上了“暖心餐”。

“今天和过去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村党支部书记郭会波坦言。曾几何时,农村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基本没有娱乐活动。如今,村村建起乡里中心,便民服务、文化活动样样精彩。“住在圪当头,不比城里差。”郭会波拍着胸脯说。

群众有享头,事业有奔头,干部有劲头。“过去干部走街串巷收农业税、收提留,后来农村执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郭会波感慨。

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幸福的故事还将继续。“千万工程”引领,万众一心拼搏,洒在河洛大地的每一滴汗水,都为仓廪更充实、人民生活更幸福不断夯实根基。

洛报融媒首席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张君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