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国家战略规划体系的接续实施夯实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宏观经济治理的直观表达。作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直观表达,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健全,对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合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作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直观表达,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健全,对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合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国家战略规划体系的接续实施夯实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规划“建根系”“造血脉”,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全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3年的17.6%提高到1978年的44.1%。改革开放以后,规划“成森林”“拓视野”,形成了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入新时代以来,规划瞄准“高质量”“高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划的接续实施夯实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宏观经济治理的直观表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中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体现了宏观经济治理的直观表达。全会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围绕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会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全会注重全面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全会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会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提出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
宏观经济治理重点领域改革的统筹协调增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合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既显示出宏观经济治理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政策措施的集成效应,更要突出自己的改革重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调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全会强调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全会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强调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工业创业创新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