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2025年洛阳市两会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简体 繁体
2025年2月10日 星期

关于洛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5年2月9日在洛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鐗堟潈澹版槑锛氭礇闃虫棩鎶ユ姤涓氶泦鍥㈢増鏉冩墍鏈夛紝鏈粡涔﹂潰鎺堟潈锛岀姝㈠鍒躲€佽浆杞芥垨寤虹珛闀滃儚绛夈€�
    鑱旂郴鐢佃瘽锛�0379-65233520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扭住“三项重点工作”,用好“三个重要抓手”,着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

——经济运行稳步向好。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加力落实“两新”政策。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创新要素加快汇聚。创新生态逐步完善。

——产业发展集聚成势。链群培育提质升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城市功能品质完善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提质效果显现。城市经济持续增强。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富民产业发展壮大。美丽乡村加快建设。乡村治理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新文旅业态加快培育。保护传承力度加强。

——改革开放深化拓展。重点改革纵深推进。高水平开放步伐加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有效化解。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持续扭住“三项重点工作”、用好“三个重要抓手”,更加注重抢抓政策机遇,更加注重统筹产业发展与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益,更加注重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28%,创新平台总数超过4000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0万户,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

重点做好9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抢抓机遇扩大有效需求。抢抓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促进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一是着力提振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协同,开展促消费活动200场,加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统筹做好原有品类促销和新增品类宣传,拉动消费100亿元以上。加快丹尼斯、王府井等传统百货改造提质,全年打造20个网红消费品牌、引进品牌首店20个以上。二是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健全完善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开展“转作风、大攻坚、建新功”行动,争取“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保持全省前列,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00亿元以上。三是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确保全年问题动态办结率达到98%以上。高效运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全年举办各类政策宣讲100场以上。纵深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二)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第一战略”,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主体落到企业上,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标准谋划建设中原科技创新港,积极争取河南教育部高等研究院、中原空天材料与应用实验室启动建设,推动龙门实验室总部基地和4栋实验楼建成投用,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到4000家以上。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持续举办“高企大讲堂”,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三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积极申报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平台,新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5名,遴选市级科技领军人才10名,选派省“科技副总”50名。强化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健全由市场主导的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三)加快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以“四新一装备”为重点,全面落实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一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优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力争17条产业链营收增长10%以上。做大新能源产业,推动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全面达产、二期年底前竣工、三四期开工建设;做强新材料产业,推动百万吨乙烯6月底前进场施工、年底前开始钢结构安装;做优新IT产业,发挥中航光电链主优势,实施613所汽车屏显等项目,扩大工业视觉检测等场景应用;做精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建设国家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推动中信装备制造集团组建。二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开展新一轮“三化改造”专项行动,实施重大技改项目300个以上,“智转数改”诊断企业200家,培育省级试点示范20个以上,争创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0家。三是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省级头雁企业10家。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全年培训企业家500名。

(四)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落实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持续提升功能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一是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推动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和嵩汝、洛嵩、嵩内高速开工建设,确保济新、沁伊高速年底前建成通车,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郑洛高速、嵩县抽水蓄能电站、故县水库灌区、前坪水库灌区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实施“两建设、三改造”,大力推进1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玄武门大街二期建设,完成滨河南路下穿天街等12项道路和排涝工程,推动城市阳台二期、火车站金谷园片区改造提升项目开工,城市文化客厅投入运营,全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三是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围绕发展直播电商、现代服务业等壮大平台经济、楼宇经济,提质升级洛龙天安智创、西工申泰等专业园区,力争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做大做强洛阳城市旅游,叫响“洛阳宿”城市民宿品牌,建设上海市场、西工小街、宝龙广场等特色文商旅街区,推动九洲里年底前开街运营。

(五)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深入践行“千万工程”,落实“151”工作举措,突出富民导向,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发展壮大富民产业。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力争粮食产量突破50亿斤。培优育强5条特色产业链,新培育龙头企业30家以上,促进农民多元增收。二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活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行政村占比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富美乡村。坚持“清、管、建、治”一体推进“三清两建”,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三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和消除,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六)全力保持文旅顶流出圈。以高标准打造“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为抓手,大力发展新文旅产业,推动更多游客“流量”变为经济“增量”。一是持续丰富文旅新业态。推动九洲池二期建成开园、隋唐十三坊全部业态投运、龙门石窟龙门客栈正式营业。加快布局古风演艺、非遗民俗、国潮市集等新业态,持续保持洛阳汉服和研学旅游热度。二是着力保持文旅热度。持续增强牡丹文化节、世界古都论坛等节会影响力,积极培育行业峰会、会展、演唱会等会议经济。加快“洛阳旅游”自媒体品牌建设,持续保持话题热度。加快“洛阳有礼”品牌平台化建设,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三是加强保护传承利用。加快建设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河洛文化非遗档案库。高水平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确保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上半年开馆。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课题,持续推进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申遗,建成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推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考核验收。

(七)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现代化洛阳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常态化加强“无感监测”和企业满意度调查,提升投诉举报案件办理质效,全力争取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两连冠”。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研究制定煤价与热力价格联动办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属企业经营业绩“四挂钩”,形成总规模400亿元以上的基金集群。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半数以上开发区晋位争先。二是扩大制度型开放成果。探索“自贸+综保+陆港”改革,形成10项以上改革举措,培育钢制家具等跨境电商产业带,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6%以上。三是持续开展精准招商。创新市场化招商引资机制,利用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全年引入亿元以上风口产业项目150个以上。

(八)加快建设“美丽洛阳”。以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工业源监管、移动源管控、面源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统筹推进“四水同治”,确保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保持100%。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二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40个,全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实施重点行业节能改造项目20个。三是推进绿化提质和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荒山绿化、森林抚育,完成造林6.25万亩。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尾矿库治理,确保绿色矿山创建数量、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技能人才8万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6所,撤并整合农村小规模教学点97个。高质量运营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公有化改革。优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扩大农村“四类”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二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稳慎化解债务风险、融资平台风险,确保全市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稳定房地产市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500套,收购2512套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确保2.7万套保交房、4466套安置房如期交付。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开展“十五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大盘子”。常态化加强基层“三保”、安全生产、防汛、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斗争等工作,维护社会安定。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缁胯偉绾㈢槮浜旀湀澶�鏈堣鑽夊拰閿﹀甫鑺�鑺冲濯茬編鍏虫灄鏅尯 姹夋湇灞曟紨
缁胯偉绾㈢槮浜旀湀澶�鏈堣鑽夊拰閿﹀甫鑺�鑺冲濯茬編鍏虫灄鏅尯 姹夋湇灞曟紨

缁胯偉绾㈢槮浜旀湀澶�

  • 1
  • 2
  • 3
  • 4
  • 5
  1. ·建业王城桥头的地是不是卖了?
  2. ·机车工厂启明东路汽车乱停乱放..
  3. ·豆腐店分房工作与交钥匙工作
  4. ·清考教育不交学费
  5. ·亚威小区南侧润发建材街东鹏瓷..
  6. ·增加周五下午放学时段住宿学校..
  7. ·瀍河区皓悦蓝湾回迁业主的回迁..
  8. ·偃师市兴瑞实业有限公司欠薪
  9. ·关于常绿林溪宸院尚未交付正式..
  10. ·畔山兰溪三期32号楼东边电梯..
  11.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不允许使用美..
  12. ·投诉老城区童趣小镇
  13. ·辛店奥吉特拖欠五险一金
  14. ·龙门石窟东山两处导引指示牌设..

鈮� 鑱氱劍娌虫礇 鈮�

    鈮� 娌虫礇鏂囪嫅 鈮�

    鈮� 绮惧僵鐢熸椿 鈮�

    1. 路鍗楅槼锝炲钩椤跺北涓夊ぉ浜屽娓哥帺绾疄鐓�
    2. 路鐧诲皝锛氳妗ュ彜鏉戣惤銆佺畷灞变竴鏃ユ父绾�
    3. 路澶х編娲涢槼锛氬疁闃充竴鏃ユ父绾疄鐓х墖
    4. 路姹濆窞甯傚ぇ宄埂閭㈢獞鏉戣璧忛噹鏉忚姳涓€
    5. 路宀楀箔钄氳敋鏄ラ鎵� 鈥斺€斿啀杩囧珐涔夌
    6. 路澶х編娲涢槼锛氬亙甯堢紤姘忛晣瑙傜櫨骞撮噹鏉�

    鈮� 鎽勫奖澶╁湴 鈮�

    1. 路娆h蛋骞哥璺竴鏉�
    2. 路涓€鏀粍鑺�
    3. 路銆愬厜褰辩灛闂淬€戝お婀栦匠缁濆 姣曠珶鍦�
    4. 路銆愬厜褰辩灛闂淬€戜竴骞翠竴搴︽捣妫犵孩
    5. 路鏄ラ洩娑﹁姳寮€
    6. 路鏉忚姳鐩涘紑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