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市政协委员、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液压润滑研究所所长孙富强说。
孙富强建议,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推动科研开发的云端协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其次,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转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模型传递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再次,运维模式的创新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可通过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客户管理和用户服务流程,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洛报融媒记者 赵晨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