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消费者们,在手机门店仔细算起实惠账;数码产品销售门店内,咨询、下单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销售人员直呼“忙到闭店”……
近日,记者探访我市多家数码产品销售门店发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点燃了消费者换新热情。
在我市各大数码产品销售门店,购新补贴政策温馨提示牌十分醒目。根据政策,个人消费者在参与商家购买补贴范围内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数码产品的,按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
在西工区某数码产品销售门店,前来咨询、下单新手机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一进门店便咨询:“哪些机型可享受‘国补’?”在销售人员的耐心解答下,一款款热销产品迅速被选购。
“我们店里卖得最好的是3000元至4000元的手机,这部分机型可以享受到500元的‘国补’满额优惠。”该店一名销售人员介绍,“国补”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使商家的销售额大幅提升。
在苏宁易购涧西万达店,各大手机品牌也将“国补”广告做得十分醒目。在小米品牌柜台,市民王涵看中了一款小米15手机,这款16GB+512GB型号的手机原价4999元,商家优惠300元,再加上“国补”15%(最高500元),最终他以大约4199元的价格购得这款手机。
王涵说,本来打算再过两年换新手机,但看到这次补贴政策,便心动了。
“我们也很愿意搭乘‘国补’东风,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专项资金+限时补贴’的优惠叠加活动。”一名小米销售人员表示,这样的促销活动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实惠。
记者走访了解到,各大数码产品商家纷纷抢抓政策机遇,推出了额外的优惠和服务,如免费贴膜、赠送手机壳等,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在参与购新补贴活动时要保持理性,注意以下几点:尽量选择品牌官方门店或授权经销商,避免上当受骗;仔细阅读购新补贴活动的具体规则,包括优惠力度等,避免产生误解。
随着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全面铺开,1月20日至2月9日,我市3C产品以旧换新交易笔数为52780笔,交易金额为15945.42万元,补贴金额为2007.83万元。
“希望‘国补’持续时间更长,可选择型号更多!”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这次手机“国补”力度很大,希望更多品牌和机型都加入“国补”行列,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多。
洛报融媒记者 贾臻 通讯员 夏帆 乔安新 文/图
▶▶ 相关链接
3C产品
3C产品是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统称,亦称“信息家电”,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数字音频播放器等。 (贾臻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