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电影《哪吒2》以破竹之势刷新影史: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票房突破110亿元、跻身全球票房前十。这部凝聚4000余名主创、近140家动画公司心血的影片,不仅展现中国动画工业的飞跃,更掀起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热潮。
根植传统:中国的故事该由中国人自己讲
导演饺子表示:“文学经典是动画创作的宝库。”《哪吒2》虽对传统“闹海”故事进行改编,但核心人物与精神内核始终扎根经典。石矶娘娘、敖丙等角色源自《封神演义》,服饰、法器设计融入三星堆青铜元素,配乐中侗族大歌、唢呐等民族乐器交织,构建出东方美学的视觉盛宴。制片人刘文章表示,片中四川方言、结界兽等细节设计,让文化魅力在趣味中自然流淌。
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IP历久弥新的关键在于精神传承。影片中“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乾坤”的呐喊,延续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叛内核,呼应当代青年打破偏见、追求自我的价值观。观众感慨:“春节看哪吒,是中国人独有的仪式感。”
紧扣时代:传统神话要讲出新意
《哪吒2》的突破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叙事与情感的革新。导演饺子带领团队“死磕”细节:海妖铠甲上的锈迹与战痕、陈塘关大战分镜打磨半年、洪流场景中象征束缚的锁链……“技术突破需为文化服务。”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黄丹红说,3D技术呈现的莲藕重生场景,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无缝融合。
角色塑造打破扁平化。申公豹因亲情唤醒良知,哪吒在愤怒中仍救挚友敖丙,太乙真人以川普方言增添喜感。为精准传递情感,饺子亲自演绎70%戏份,甚至设计仙翁皱眉的微妙表情增强悬念。影片以亲情为转折驱动力,殷夫人的牺牲成为哪吒成长的关键,多元情感引发跨年龄共鸣。
开启未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火起来”
《哪吒2》北美预售破华语片纪录,印证了中国故事的全球吸引力。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坦言,曾寻求国外团队制作特效,但因风格不符最终自主攻坚,“中华审美必须自己打造”。如今,中国三维动画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138家公司的协同创新实现“硬盘直传”高效模式。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孵化土壤助力“哪吒”成长——从“饺克力”工作室到可可豆动画,政策支持与产业链集聚让创意落地。《哪吒2》的成功并非孤例,《长安三万里》《黑神话:悟空》等作品正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开启IP矩阵新纪元。中国影协副主席尹鸿评价:“这是文明古国在数字时代的生命力迸发。”
从踏浪四海到闪耀全球,“哪吒”印证:唯有深扎文化根脉、紧扣时代脉搏,传统IP方能历久弥新。当更多中国故事以创新姿态“破圈”,中华文化的风火轮必将燃亮世界银幕。
(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