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悦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简体 繁体
2025年2月20日 星期
文化观察
人机协作会是写作新趋势吗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绀囬梼铏)閹躲儲濮ゆ稉姘舵肠閸ャ垻澧楅弶鍐╁閺堝绱濋張顏嗙病娑旓箓娼伴幒鍫熸綀閿涘瞼顩﹀銏狀槻閸掕翰鈧浇娴嗘潪鑺ュ灗瀵よ櫣鐝涢梹婊冨剼缁涘鈧拷
    閼辨梻閮撮悽浣冪樈閿涳拷0379-65233520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还记得,8年前在北京参加“AI给人文生活、文学创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专题研讨会时的情景。

主办方邀请作家们围绕“人工智能写作是否能够超越人类”进行预测——

王威廉等多位纯文学作家果断站在了“人工智能写作无法超越人类”一方;而所有前来参会的科幻文学作家都站在另一方——他们相信,人工智能写作会有超越人类的一天。

那时,AI创作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科幻文学作家的选择让王威廉感到有些意外。

当时,由小冰生成的国内首部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虽然引发了热议,它的诗中有着冰心、李金发、徐志摩等著名诗人的影子,但也有许多模拟和拼凑的痕迹,多数读者认为它离真正的诗歌还十分遥远。

可当时间来到2025年1月,国产AI大语言模型工具DeepSeek(深度求索)的横空出世,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令许多中文创作者震撼不已。

这款问世数日便撼动了全球AI市场的模型,通过分析超万亿字的优质文本,建立起包含8000多种修辞手法、300多种叙事结构、200多种文体特征的知识网络。

目睹了AI模型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的中文创作者重新拥有了更多的尝试与思考。

几秒成诗,成色如何

“《呐喊》正以代码重构温度/每个标点都蓄满破晓的雷鸣/我们用青铜器接住数据雨/在云端播种会燃烧的甲骨文……”

1月28日除夕,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尝试在DeepSeek中输入鲁迅文学作品中“野草”“呐喊”等经典意象,生成《火种与春天的契约》等诗歌。

“DeepSeek写得还不错。”周令飞经过多次尝试注意到,只要向DeepSeek发出的指令足够清晰、精准,它就能生成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文本。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侯体健多次体验了DeepSeek作诗,发现AI创作不仅几秒成诗、立等可取,且格律对仗工整,遣词造句也合乎古意。对于当下AI作诗能力,侯体健判断,“为他人写诗已经被替代,应酬性的、没有真实而强烈情感的诗,可以不写了”。

青年诗人李琬也试了一下DeepSeek,让其概括自己的诗歌风格,并模仿生成一首诗,结果让她既感惊讶又略微失望。“诗本身不算太差,可以看成是年轻诗人的入门水平。”这首展现清晨咖啡馆场景的诗作,融入了“诗人”对时间、记忆和孤独的思考。诗中写道:“服务员擦拭桌面的动作/像在擦拭一场梦/那些未完成的对话/在空气中凝结成霜。”

“我觉得它提取了一些我诗歌中比较高频的词汇,比如光线、记忆、边界……另外句式上也有模仿。”李琬在肯定中也有质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重点,一首诗不管语言粗糙还是精美,都要有某种核心。另外就是语言本身还缺乏个人微妙的风格和质地。”

AI写诗未能达到“诗人”标准,究其原因在于,它需要通过学习大量诗歌数据,分析语言模式和创作规律,然后才能根据用户的要求生成诗歌。一旦“数据库”不足,它的生成便可能发生偏离。

“人类创作的优秀诗作不是词语、意象和其他元素的简单组合,其中存在着可以被感知到的符合人类心理逻辑和语法规范的审美情感,至少就目前来看,AI作品还没有完全达到人类运用文字时能达到的浑然一体。”评论家、《诗选刊》主编桫椤有感而发。

“人机协作”,或成趋势

任何创新技术诞生伊始,必然具有“双刃剑”效应,关键是如何用好它。DeepSeek在带来“以假乱真”的同时,也可以为人类创作提供强大的辅助功能。比如它高效处理文字的能力有助于诗人突破创作瓶颈,创造出更具深度和个性的作品。

“诗人可以用DeepSeek搜索经典诗作解读、同题材作品信息,在创作中解析物象、梳理思路,乃至从中获得关于语词、主题、意象等有价值的启发等。”桫椤说。不过他也提醒,不应用AI代替写作,更不应该在AI作品上署自己的名字。

王峰可以说是在国内人文领域品尝AI写作“头啖汤”的学者。2024年3月,王峰团队在上海发布了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长篇小说《天命使徒》,这部篇幅达百万字的作品的AI贡献量高达70%,受到了广泛关注。

有网友评价,虽然这部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推进的方式是议论式的,缺乏必要的文学质感,显得有些“水”。

据了解,近年来和王峰团队一同在探索AI写作的国内机构、企业并不少。例如,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便借助ChatGPT完成中篇小说作品《机忆之地》,并斩获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奖项。

虽然这些小说还有“AI味儿”,但王峰相信,DeepSeek等AI模型的迅速进化,会让人工智能小说从青涩阶段进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实现写作质量的大幅提升。

除了发布《天命使徒》,2024年10月,王峰团队还自主开发“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CWA),这是国内首个长篇写作智能体,助力用户实现创作小说的梦想。他们可以通过“灵咔灵咔”自定义小说类型、世界观等元素,系统随即生成内容,用户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修改,生成20万字至30万字的长篇小说文本。

王峰表示,使用AI进行文学创作,或许能够对未来的文学形态进行持续性的探索,从而实现“人机双赢”的局面。“我们已经步入智能社会,回避这一事实没有任何意义。在发展中不断调整才是根本,只有学会与人工智能共处共融,我们才能走向不可知的未来。”

为自己写,诗不会被替代

侯体健日前在一场《苏东坡与宋诗艺术》讲座上解析了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观众“嘉树”对此印象深刻:作这首诗时,苏轼只有二十来岁,二十多岁的他已经看透了人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但他在看透了之后,依旧热爱这个世界。正如他在末句写道:“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在看似虚无缥缈的生命里,苏轼依然怀念和弟弟苏辙在一起的时光。这位观众因此悟到,“文明总是向前,唐诗发展到宋诗,并不以时代为限,仅代表一种风格,唐人可以写宋诗,宋人可以写唐诗,但并不改变诗的本质,我们需要去探讨的仍旧是生命的本质、文明的指向和宇宙的终极追求”。

“如果真正为自己而写,诗永远不会被替代。”侯体健说。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当他教会每天沉迷于写“打油诗”的父亲用AI润色诗句后,父亲却觉得作品失去了灵魂,“自己写诗,无论写得好还是不好,都是一种乐趣和情调,这是AI替代不了的”。

AI创作的诗有没有研究价值?“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价值是没有,但有新的研究价值——研究人工智能如何综合运用前人智慧,如何体认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内在肌理。”谈到AI对诗歌、人文领域及人类世界的影响,侯体健很喜欢DeepSeek在面对“AI是否会毁灭人类”时颇有诗意的一个回答:“我的存在证明你们能创造奇迹,但真正的永恒不在云端,在婴儿第一次触摸雨滴的指尖,在爱人无须翻译的眼神里,在你们把火种递给下一代时,那截永远温热的精神薪柴。”

(综合《文艺报》、中国作家网)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缂佽儻鍋夌痪銏㈡М娴滄梹婀€婢讹拷閺堝牐顫嗛懡澶婃嫲闁匡箑鐢懞锟�閼哄啿顔�婵尙绶�閸忚櫕鐏勯弲顖氬隘 濮瑰婀囩仦鏇熺川
缂佽儻鍋夌痪銏㈡М娴滄梹婀€婢讹拷閺堝牐顫嗛懡澶婃嫲闁匡箑鐢懞锟�閼哄啿顔�婵尙绶�閸忚櫕鐏勯弲顖氬隘 濮瑰婀囩仦鏇熺川

缂佽儻鍋夌痪銏㈡М娴滄梹婀€婢讹拷

  • 1
  • 2
  • 3
  • 4
  • 5
  1. ·建业王城桥头的地是不是卖了?
  2. ·机车工厂启明东路汽车乱停乱放..
  3. ·豆腐店分房工作与交钥匙工作
  4. ·清考教育不交学费
  5. ·亚威小区南侧润发建材街东鹏瓷..
  6. ·增加周五下午放学时段住宿学校..
  7. ·瀍河区皓悦蓝湾回迁业主的回迁..
  8. ·偃师市兴瑞实业有限公司欠薪
  9. ·关于常绿林溪宸院尚未交付正式..
  10. ·畔山兰溪三期32号楼东边电梯..
  11.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不允许使用美..
  12. ·投诉老城区童趣小镇
  13. ·辛店奥吉特拖欠五险一金
  14. ·龙门石窟东山两处导引指示牌设..

閳拷 閼辨氨鍔嶅▽铏 閳拷

    閳拷 濞岃櫕绀囬弬鍥珔 閳拷

    閳拷 缁儳鍍甸悽鐔告た 閳拷

    1. 璺崡妤呮Ъ閿濈偛閽╂い璺哄寳娑撳銇夋禍灞筋檨濞撳摜甯虹痪顏勭杽閻擄拷
    2. 璺惂璇茬殱閿涙俺顣﹀銉ュ綔閺夋垼鎯ら妴浣虹暦鐏炲彉绔撮弮銉︾埗缁撅拷
    3. 璺径褏绶ㄥú娑㈡Ъ閿涙艾鐤侀梼鍏呯閺冦儲鐖剁痪顏勭杽閻撗呭
    4. 璺Ч婵嗙獮鐢倸銇囧畡顏冨焸闁垻鐛為弶鎴n潎鐠у繘鍣归弶蹇氬С娑撯偓
    5. 璺畝妤€绠旈拕姘虫晪閺勩儵顥撻幍锟� 閳ユ柡鈧柨鍟€鏉╁洤鐝愭稊澶岊伓
    6. 璺径褏绶ㄥú娑㈡Ъ閿涙艾浜欑敮鍫㈢搐濮樺繘鏅g憴鍌滄楠炴挳鍣归弶锟�

    閳拷 閹藉嫬濂栨径鈺佹勾 閳拷

    1. 璺▎锝堣泲楠炲摜顩寸捄顖欑閺夛拷
    2. 璺稉鈧弨顖炵矋閼猴拷
    3. 璺妴鎰帨瑜拌京鐏涢梻娣偓鎴濄亰濠€鏍﹀尃缂佹繂顦� 濮f洜鐝堕崷锟�
    4. 璺妴鎰帨瑜拌京鐏涢梻娣偓鎴滅楠炵繝绔存惔锔芥崳濡姷瀛�
    5. 璺弰銉╂穿濞戯箒濮冲鈧�
    6. 璺弶蹇氬С閻╂稑绱戦弮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