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白云飞)雨水已过,我市351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苗情良好。日前,市农业农村部门发布2025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助力打好春季麦田管理“第一仗”,为夏粮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农情调度,全市小麦播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整地播种基础和出苗质量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一类、二类苗占比高于常年同期。不过,由于麦播以来气温持续偏高,部分麦田出现旺长和假旺长现象。此外,麦播以来有效降水偏少,部分麦田墒情较差,春季气温回升快,局地发生冬春连旱的风险较大,加之春季病虫害易发多发,加强春季麦田管理至关重要。
针对当前小麦生产形势,指导意见明确,今年春季田间管理将以控旺长、防干旱、防冻害、防病虫草害为重点,着力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小麦丰产架子。
●开展早春镇压
早春镇压是控旺防倒、防旱防冻、壮株增产的有效措施。镇压要做到“三不压两注意”,即土壤过湿和盐碱涝洼地不压,有霜冻麦田不压,已经拔节麦田不压,同时注意掌握镇压力度,注意机械行进速度,确保镇压质量和效果。
●因墒科学浇灌
春季小麦对水分需求量大且反应敏感,各地要因苗因墒科学开展节水灌溉。早春浇水应选择日均5℃以上的晴好天气进行,在10点至16点进行小水细浇,防止大水漫灌。
●因苗分类施策
对旺长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方法控制旺长。对弱苗麦田,及早进行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避免浇水过早导致地温降低而延迟返青,并做好追肥。对一类麦田,肥水管理可推迟至拔节期进行。
●适时化学除草
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化学除草效果差的麦田,应在小麦拔节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选择无雨天气,在10点至16点进行化学除草。针对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在浇水后进行化学除草。
●严控重大病虫草害
加强病虫草害监测预报,指导农民科学、安全、足量用药。针对小麦条锈病,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的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
●狠抓抗灾减损
春季气温回升快、波动大,易发生春季干旱、“倒春寒”。要做好防控准备,最大限度减少春季冻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春季麦田管理期间,全市农技人员将深入一线服务,持续实施小麦单产提升行动,全力以赴夯实夏粮丰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