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处市级文保单位——
●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5类。
●古遗址103处、古墓葬52处、古建筑82处、石窟寺及石刻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处。
●按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今后未经批准,这些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文物保护工程以外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段伊晴)记者日前从市文物局获悉,我市公布263处市级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通过空间管控实现文化遗产的动态监管和活态传承。
今后,在保护范围内进行的建设活动,都将受到法律约束。此举可有效遏制文保单位周边可能存在的威胁文物安全的建设活动,为后续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法定依据。
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我市依托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扫描等技术建立文物数字档案,对文保单位保护区域实施动态监测;同时将文保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中前置文物影响评估,确保项目建设与文物保护有效衔接。
下一步,我市将完善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持续探索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生态治理、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新路径,推动文化遗产在传承历史文脉、赋能城市发展中焕发新时代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