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来回穿梭,卷绕机高速运转。
备料、组装、测试、分选……一块块蓝色大圆柱钠电池鱼贯而出,装上来自天南海北的货车。近日,来到伊滨区,走进钠美新能源科技(洛阳)有限公司,处处可见满产的热度,一切仿佛在跟时间赛跑。
“在手订单就有3000万元,排产已经到了半年以后,产品供不应求。”钠美新能源总经理周志勇快人快语,走路生风。作为我市首个钠电池量产项目,钠美新能源继去年下线我市首款钠电池后,仅用半年时间累计产值就达到3100万元,今年全年目标产值直指6000万元!
钠,这种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却蕴藏着新能源产业的新机遇。
由于没有锂电池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加上性能稳定,钠电池近年来颇受电动车、储能等产业青睐。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钠电池有望复制锂电池的高速发展路径,成为当下争相布局的风口产业。
钠美新能源钠电池生产项目计划投资约5亿元,核心产品为大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等。大圆柱电池可用在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及启停电源等领域,方形电池可以用在电动汽车、储能、工程机械等领域,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目前,该项目已实现稳产,产品批量应用于电动车、储能及特种电源等下游项目。
竞逐新赛道,创新是最大的底气。复配负极材料,提升了电池快充和循环性能;自研配方,大幅降低了电解液成本;提升材料颗粒强度,有效延长了材料循环寿命……自去年以来,企业围绕电池性能提升展开新技术攻关,目前已累计申请30余项专利,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
“工程机械,最看重电池的稳定性。我们的电池在-40℃到55℃环境下放电容量保持率在90%以上,从极寒的东北到酷热的海南,在各种环境下均能稳定运行。”周志勇说,“此外,我们的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达4000次。也就是说,如果配套一台续航200公里的汽车,理论上可实现跑80万公里不换电池。”
眼下,该项目产品具备大倍率、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等优势,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下一步市场应用拓展和后续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项目全面投产并满产后,可实现年产能30万支1.5GWh,企业年收入力争达到10亿元,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洛阳抢占新能源电池新赛道贡献力量!
洛报融媒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张若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