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立,以洛阳为都城,旋即迁都长安。汉初,刘邦在翦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刘姓宗族,实现了刘氏家天下。西汉迁都长安后,洛阳实际处于陪都地位。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在诸多郡国中,以洛阳为郡治的河南郡领县最多、人口最众。西汉末年,洛阳人口比长安多8.6万,是当时最大且最发达的工业城市,工商业人口是城市人口主体。
壹 异姓诸侯王的命运终章
刘邦于南宫论“三杰”的酒宴上,听闻齐王田横自刎的消息。项羽败亡后,田横率五百部众避居海岛。刘邦派人召他回来,称回来可封王封侯,否则即刻发兵剿灭。田横无奈,带两名随从前往,行至离洛阳30里的尸乡驿时自刎。刘邦见田横头颅感慨万分,怆然涕下,赞其贤能,命田横的两名随从为统领千人的都尉,以王者之礼厚葬田横。田横下葬后,两名随从随即在墓旁自尽。消息传至海岛,岛上五百壮士也全部自杀殉义。
田横之死,加深了刘邦对韩信的厌恶与猜忌。楚汉战争时,田横主要抗楚,刘邦派郦食其游说,田横已表示归汉,韩信却为争功攻入齐国,致使郦食其被烹杀。齐国联合楚国反击,韩信获胜后逼刘邦封其为齐王。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约韩信、魏相国彭越围攻项羽于垓下,二人不至。刘邦依张良之计为二人划定封地,二人才引兵前来,最终在垓下灭项羽。因此,韩信不死,刘邦寝食难安。次年十月,刘邦以有人告发韩信谋反为由,伪游云梦泽(今湖北京山南)诱捕韩信。韩信感叹:“果真如人们所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如今天下已定,我本该遭烹杀!”刘邦将其押至洛阳,降为淮阴侯。
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年底,代相国陈豨遭人诬陷,无法自证清白,起兵反汉。刘邦亲征,吕后污蔑韩信与陈豨私通,诱杀韩信并诛其三族。刘邦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洛阳,得知韩信已死,既高兴又怜悯。
汉初功臣中,被刘邦诛杀的不只韩信,还有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罪名皆为谋反。其中,梁王彭越之冤尤为突出。刘邦最初起兵时,彭越曾率兵援助。垓下之战,彭越率全军与刘邦会师,大破楚军,项羽身死。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定都定陶。陈豨谋反,刘邦征召梁王兵马,彭越称病,派手下将领领兵去邯郸。刘邦大怒,暗地派人逮捕彭越,囚于洛阳。刘邦将其降为庶民,流放蜀郡。彭越途中偶遇从长安来洛阳的吕后,哭诉自己无罪,愿回故乡昌邑。吕后假意答应,将其带回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是条好汉,流放蜀地无异于留下后患,不如杀了他。我已骗他同来洛阳。” 于是,吕后让彭越的家臣告发他再次谋反。彭越全族被杀,本人被处以醢(hǎi)刑(即被剁成肉酱),肉酱还被遍赐诸侯。刘邦在翦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刘姓宗族为王,西汉帝国由此实现了刘氏家天下。
贰 从首都到陪都的转变
西汉建立,以洛阳为首都。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齐国人娄敬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他进城后求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能见皇帝谈谈国家大事。”虞将军进宫向刘邦报告娄敬的请求,刘邦召娄敬进宫并赐饭。
刘邦询问娄敬所谈何事,娄敬劝刘邦道:“陛下建都洛阳,是想与周朝比兴隆吗?”刘邦称是。娄敬说:“陛下得天下与周朝不同。周朝先祖从后稷开始,十几代积累德政善事,最终灭商,定鼎洛邑,将其作为天下中心,四方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道路均等。君主有德行易称王统治天下,无德行则易灭亡。如今陛下以武力取天下,百姓血流成河,此时与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实不可同日而语。况且秦地有高山环绕,黄河环抱,四面边塞可作坚固防线,即便突发危急,百万雄兵也可一战。陛下若入关建都,控制秦国原有地区,就如同掐住了天下的咽喉,击打其后背。”
刘邦征求大臣意见,大臣多为山东地区的人,纷纷争辩说周朝建都洛阳称王数百年,秦朝建都关内二世而亡,不如建都洛阳。刘邦犹豫不决。留侯张良明确阐述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刘邦决定西行关中建都,并赐娄敬改姓刘,授郎中官职,称号奉春君。
刘邦决定在关中建新城,命名为“长安”,但城市建设历时数年。在此之前,汉帝国中央机构仍留在洛阳,刘邦也主要在洛阳活动。例如,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在洛阳封功臣曹参、萧何、张良等27人为彻侯,封从兄刘贾为荆王、弟刘交为楚王、兄刘喜为代王、子刘肥为齐王。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长安未央宫建成,刘邦正式迁都长安。西汉迁都长安后,洛阳实际处于陪都地位。刘邦后来多次到洛阳,在此杀彭越、释栾布、出兵击败英布等。汉帝国在洛阳设立中央武库和中央粮仓敖仓。汉武帝时,宠妃王夫人请求封其子刘闳于洛阳,汉武帝说:“洛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阸,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于洛阳者。去洛阳,余尽可。”西汉时,将都城迁回洛阳的呼声一直存在。例如,汉元帝时,翼奉上奏:“愿徙都洛阳,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向嵩高,后介大河,东压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
叁 西汉首郡的辉煌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帝国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郡(国)县两级制,与秦代单一郡县制在本质上并无差别。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全国共有109个郡国,为西汉郡国数量最多之时,其中郡91个,王国18个。
在西汉郡国中,以洛阳为郡治的河南郡领县最多、人口最多。河南郡辖县22个:洛阳、河南、荥阳、偃师、京、平阳、中牟、平、阳武、缑氏、卷、原武、巩、谷成、故市、密、新成、开封、成皋、苑陵、梁、新郑。
史料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长安属京兆尹,京兆尹领12个县,有19.572万户,有人口68.2468万。长安县有8.08万户,有人口24.62万。河南郡有27.6444万户,有人口174.0279万。洛阳县有5.2839万户,人口数未记载。河南郡设县密集,实际面积比京兆尹略大,人口却是其近3倍。洛阳县户数比长安少近3万户,但河南郡每户平均人口高达6.295人,依此计算,洛阳县人口为33.262万,比长安多8.6万。
洛阳作为河南郡郡治,是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城市,设有铁官、工官,即大型国有冶铁、手工业作坊。工商业人口是城市主要人口。司马迁称,洛阳人有重商之俗,地处齐、秦、楚、赵等国中心,街巷穷人在富家学做生意,常以在外经商时间长相互夸耀,多次路过乡里也不回家。此地富商众多,汉初,洛阳人师史靠在各郡国间长途贩运起家,积累财富至7000万,甚至有财力在齐、秦、楚、赵等郡国都城开设门类齐全的商业街,人称“洛阳街”。成帝、哀帝、王莽时期,洛阳人张长叔、薛子仲都累财至1亿,富甲天下。
一些河南郡富商担任国家重要官职。汉武帝时,提拔洛阳商人之子桑弘羊任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总管国家财政经济,后正式任命为大司农。在任期间,他制定并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和酒类专卖等重要经济政策,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河南郡畜牧业主及商人卜式,不图名利,输粟助边,汉武帝大为感动,提拔卜式为官,其政绩卓著,官至御史大夫。
经济富庶带动文化繁荣。洛阳人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谈随武帝封禅泰山,因病滞留洛阳,临终前嘱咐其子司马迁完成《太史公书》(即《史记》)。司马迁含泪受命,最终著成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