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柳树萌芽,春天的气息渐渐浓了。有市民开始隐隐担心,又到了“毛毛”乱飞的季节。记者日前从市园林绿化中心获悉:今年的杨柳飞絮治理已经开始,目前已完成前期摸排工作。
“杨树和柳树是雌雄异株植物,一到春天,随着花朵竞相开放,种子也逐渐成熟,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漫天飞散,试图传播繁衍下一代,这就是杨柳飞絮。”市园林绿化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纪红说,如果城市里种植的杨树和柳树雌株数量多,春季就会产生大量飞絮。
我市杨柳飞絮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飘至5月下旬。近年来,尽管我市在新建绿化工程时避免栽植杨柳树雌株,并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逐步替换以往的杨柳树雌株,但由于历史原因,杨柳树雌株仍然大量存在。该中心对所辖的市管道路及公园区域进行前期摸排,经过鉴定,共有2万余棵杨柳树雌株。
针对这些既有杨柳树造成的飞絮问题,该中心将于3月中下旬进行首批抑制剂注射,达到部分抑制效果;在杨柳飞絮高峰期,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或无人机喷洒洗衣液等形式,将毛絮冲落到地面;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植缘抑制剂集中注射,用于预防2026年春季的杨柳飞絮。
“去年5月至6月,我市集中开展了杨柳飞絮植缘抑制剂注射工作,相当于为雌株避孕,基本实现了城市区主干道与市属公园全覆盖。今春到公园赏花踏青,可以明显感受到飞絮变少了。”王纪红说,这并不意味着杨柳飞絮能彻底消失,因为一棵杨柳树雌株所产生的飞絮可影响范围约为3公里,目前仅有市属道路及公园的杨柳飞絮得到了有效治理,无法达到大范围遏制杨柳飞絮的目的,呼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防治,效果会更好。
洛报融媒记者 谢娜娜 实习生 汤灿 通讯员 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