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与戒日王、鸠摩罗王分别后,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刚走了三天,玄奘身后尘土飞扬,人声鼎沸,一队人马迅速追了上来,原来是戒日王和鸠摩罗王等人。二王深知自此一别,今生再难相见,所以才分手三天,就带领数百人又赶来相送。临别时,戒日王为玄奘留下了四名得力的官员,并以素布为书,盖上泥封印,送给沿途国家,让他们接力护送,一直要将玄奘送到中国边界。情谊如此深厚,玄奘自然感激不尽!
玄奘一行,先是向西南方向行进,经停了两个国家,两个月后又折向西北进入北印度,来到信度河沿岸。他们骑着大象乘船渡河时遇到风浪,船身剧烈摇晃几近倾覆,船上有50册经书和一些花种子掉进了河里。这个情节被吴承恩借鉴:《西游记》中唐僧过通天河时经书落水,捞上来晾晒时,经书变成无字经。
玄奘又走了一个多月,开始改向正南,然后向北前行,翻雪山、渡大河,一路艰辛,终于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国内,完成了他历时17年、跋涉10万里、游学130个西域国家的求法之路。
玄奘这次回国之所以不辞辛苦走陆上的北线,就是因为要如约再见对他西行帮助巨大的异姓兄弟高昌王麹文泰。但当玄奘来到于阗(今新疆和田)时,他听到了一个噩耗——在玄奘回国的五年前,高昌王麹文泰就去世了。玄奘听闻,顿足悲伤不已!
既然故人已逝,玄奘怕触景生情,遂决定不再前往高昌。他从于阗前往且末(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再去往若羌,然后进入河西走廊。
临近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得知玄奘回国,特意让宰相房玄龄安排迎接。玄奘从水路进入长安城。长安百姓为了一睹玄奘风采,从四面八方赶来,群情激动,引颈而望,有的甚至提前一两天就守在岸边。
玄奘进入长安,被安排到弘福寺。弘福寺是李世民为母亲窦太后修建的。在玄奘前往弘福寺的一路上,长安城中从官员到百姓,从高僧到僧徒,都列于道旁,恭敬地瞻仰而立,散花烧香,赞颂之声不绝。玄奘等人手持经书、舍利和金像徐徐前行。据说,当时有方圆数里的五色彩云出现,笼罩在佛像之上,似迎似送,一直到弘福寺才渐渐消散。
到了弘福寺,宰相房玄龄给玄奘通报了一个消息。玄奘听闻,马不停蹄地赶去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