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恰逢其时,又是大势所趋。要科学把握民营经济的发展逻辑,有“敢进窄门”的魄力与“愿走远路”的定力,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状态。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从2018年到2025年,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充分说明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恰逢其时,又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遵循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民营经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变革”的深度转型,如何将民营经济质量提升嵌入现代化洛阳建设,是洛阳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是要科学把握民营经济的发展逻辑。一方面,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中国民营经济的演进史本质上是制度供给与市场活力动态平衡的实践史。从“鸡毛换糖”的筚路蓝缕到互联网经济的全面铺开;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人工智能的弯道超车,中国民营企业始终在党的理论指引下踏准节奏、借势而为。近年来,洛阳在全省首设民营经济发展局,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推动“万人助万企”等探索实践,正是这种平衡艺术的生动演绎。另一方面,“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激发了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以洛阳为例,目前全市梳理确定了17条优势产业链及产业链上下游的链主企业、关联企业,其中既有中航光电、一拖等国有企业,又有普莱柯生物、建龙微纳等民营企业,这种“链主企业+专精特新”的共生模式,让民营企业既能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又能通过生态协作形成系统竞争力,实现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良性互动,共建产业集群的良好生态。
二是要有“敢进窄门”的魄力与“愿走远路”的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民营企业对“窄门”“远路”的执着,本质是对价值创新的极致追求。华为研发团队在5G技术萌芽期,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封锁,毅然选择自研芯片与通信协议,最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宁德时代在新能源风口到来前便前瞻布局动力电池研发,用技术储备应对行业周期,以实际行动印证着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的范式转换。一方面,洛阳要“敢进窄门”,抢滩无人区。真正的“窄门”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而是聚焦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定力。“窄门”之窄,在于对细分领域的专注,普莱柯生物在动物疫苗领域的持续投入、建龙微纳对分子筛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洛阳民营企业探索细分领域“蓝海”的生动缩影。另一方面,洛阳要“愿走远路”,长周期深耕。这既需要民营企业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也需要政府有制度耐力,通过建立重点企业中长期培育清单、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等,以“陪企业走全程”的姿态,让广大民营企业吃下“做时间朋友”的定心丸。
三是要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新时代,民营经济的“拼”被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既要敢于进行“卡脖子”技术的硬核攻坚,也要在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主动担当;既要在全球化变局中开辟新赛道,也要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率先垂范。同时,新时代的“拼”,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政产学研生态协同的智慧突围。这需要国家政策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护航,更需要企业家将家国情怀融入企业实践。一方面,在政府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惠企政策既“看得见”也“够得着”,真正做到件件能落地、事事能对账。另一方面,在企业端,需要企业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大胆探索、开拓前行。既要及时敏锐把握宏观趋势,顺势而为,抢抓行业风口,又要善用资本工具,以四两拨千斤的资本运营实现产业集聚。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工业创业创新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