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房玄龄告诉玄奘:“圣上要在洛阳召见法师。”李世民为了东征高句丽,当时正坐镇洛阳筹集兵马粮草,工作和生活的地点就在洛阳宫。
玄奘闻听一惊。凭玄奘当年的修为和定力,悲喜皆能无动于心,即使皇上召见,虽然事出非常,但仍会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他为什么震惊?原来,他当年是在朝廷三令五申不许私自“出境游”的情况下偷渡出境的,既没有合法“护照”,又没有像西汉张骞、东汉班超那样的朝廷公派背景。李世民这次匆匆召见是否有怪罪的成分呢?
李世民原先未曾听说有玄奘这么一个和尚,只因玄奘在西域“墙里开花墙外香”,才知道此僧为国争了光。可一查档案,这个和尚原来是“偷渡者”。因此两人一见面,李世民劈头就问:“法师去西域,为何没向朝廷请示报告呢?”
玄奘料到李世民有这么一问,就很谨慎地答道:“玄奘准备西行前,已再三向朝廷请示过。可能是诚愿不够吧,所以没有获得批准。因为太想求得真经,因此才私自启程。时至今日,对这种自作主张的罪过,心里仍颇感惭愧和恐惧。”
李世民闻听,反而大度地说:“法师是出家人,本来就不能以俗律来论。法师能冒生命危险西行求法,也是为了苍生百姓,朕还是很赞赏的。不必愧疚。”说完,李世民往前探探身,话锋一转,问道:“西域路途遥远而艰险,法师单人匹马终至天竺,朕心里犯疑,法师是怎么做到的?”
玄奘见李世民没有怪罪,又把话题引到了求法上,赶紧说:“玄奘闻听,乘疾风者,造天池而非远,御龙舟者,涉江波而不难。陛下的威德早已润泽西域,那些戎夷君长,即使看到天上的云鸟从东方飞来,都能礼而敬之。玄奘亲承陛下教化,所以往来十万里,西域人热情周到,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李世民听后笑了笑,他知道这是玄奘说的恭维话,就摆摆手,谦虚地说:“法师此言,朕不敢当啊。”然后饶有兴趣地向玄奘打听张骞、司马迁和班超均没有记录过的西域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玄奘善于观察、记忆超群,又亲身经历,就将所见所闻细细地向李世民道来。李世民听完,赞叹不已,扭头对他的大舅哥——宰相长孙无忌说:“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不仅不愧古人,反能令其惭愧。”长孙无忌也是叹服不已。
李世民看着玄奘是哪儿都满意,突然,他向玄奘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要求。这是什么要求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