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作家骆自星报告文学作品《长风破浪——一个国企的迭代升级笔记》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26万余字,内容由作者在中信重工工作32年的工作笔记和企业日记等组成。
中信重工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然而,中信重工从1996年陷入困境,时间长达8年。2004年2月,中信重工新领导班子临危受命,通过一系列改革,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务。目前,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重型装备骨干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矿山重型装备和水泥成套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
骆自星以亲身经历,真实描写了中信重工从濒临破产到跻身世界装备制造业强手之林的变革故事。通过变革故事,折射出中国工业正在超越传统装备制造业模式,开拓性地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骆自星还写了中信重工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孕育形成在洛矿的焦裕禄精神。
骆自星,高级政工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部队服役10年,转业后在国企供职32年,曾任中信重工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兼党务工作部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传承》等。
洛报融媒记者 余子愚 实习生 陈嘉豪 通讯员 薛伟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