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温燕) 昨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住院3个月的18岁少年霍昕再一次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他就读的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带着12000余元捐款来到了他的病床前。
霍昕是汝阳县城关镇人,在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上学。今年1月,霍昕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诉霍昕的父母,这种病如果要根治,必须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费用超过20万元。
霍昕的父亲霍其堂是汝阳县城关镇南街小学的教师,母亲张秋芬1997年就下岗了。为了给儿子治病,霍其堂把房子卖了,全家人挤在从南街小学借来的一间房子里。
霍其堂告诉记者,霍昕如果想进行手术,必须与中华骨髓库联系,寻找合适的人选,但能找到合适人选的几率仅有十万分之一,而且治疗费用将大幅增加。如何延续儿子的生命,他心里没有底。但让他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听说了霍昕的事情后,霍其堂的30多名学生首先向霍家捐款6000余元(此事本报曾于3月1日予以报道);随后,南街小学的师生捐款8000余元;汝阳县城关镇的群众也捐款7000余元。在看到本报的相关报道后,霍昕就读的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的师生又为他捐款12000余元。
看到这么多人在关心着自己的病情,霍昕感动地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离开这个世界,我想捐出我所有健康的器官,帮助与我一样受苦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