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妈妈的姐妹聚会,大家欢天喜地。我的三个姨妈和一个姑妈给我的生活引入了一大群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假期家庭聚会时频现仙女拜寿之类眼花缭乱的盛景。
老姐妹们相见像王夫人迎来薛姨妈——亲如一家。有了观花赏美的环境,幸福的老太们也娱乐起来,有的评价模样谁好看,有的关心教养谁规范,有的推测明天谁能干。我辈小姑只有一件事——出钱陪饭、出车陪玩。
“80后”美女个个皎面如月、明眸如星、高挑康健、漂亮时尚。单人行必有侧目,二人行必有围观,三人行会制造交通混乱。昨天雯与涓姐妹二人坐在一校园椅子上小憩,导致一男青年骑车扭脖观看当场撞到树上,正读大二的雯用阅男无数的表情对妹妹涓很疲劳地总结:没办法,现在的男人都是视觉动物。
与“80后”打牌,只有我不会数牌。掷过骰子,三个“80后”同声说:“十六两拐凑。”我惊:“行啊,都会?”婷说:“这年头什么都得会,不然怎么混?”
与“80后”看MTV,她们盯着歌星七嘴八舌:“腿太粗,腰太胖,眼睛贴了假睫毛,化妆很有技巧……要长得好看呀,不然什么机会也没有。”
与“80后”谈选秀:“你们正是青春漂亮,为何不去选一选?”靓说:“唉,现在都是‘90后’的天下了,我们太老了!”
跟“80后”上街,姐姐们都翻时尚美容之类的书,只有19岁的涓取了《国家地理》和《读书小说月刊》,表姐雯斜了一眼:“哟,文学青年哪,不要太愤青!”我本欲鼓励一下涓,谁知雯又补充道:“愤青都是在生活中找不到位置的失败者。”
为了寻找她们的温柔特征,我只得谈爱情话题,谁知有人一张嘴就是:“现在哪里有爱情,除了高中以前。”有人说的更像言情剧里的怨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大惊:“小小年纪,生长于模范家庭,何出此言?要相信人间有美好的事物,多多体会美好的感情。”孩子们异口同声:“小姨,你真是活得够超脱啦!”我瞬间惭愧原来自己说话更像言情剧的道白。
幸福老太们很关心孩子们的婚姻期望,“80后”回答得很有趣,基本都是立足家庭现有资源的有感而发。靓说:“什么都不要只要有钱就行,比如,他挣10块,9块得花在我身上。”婷说:“家里得有地位权势,先找到工作我看看是不是有前途,单位不好可不要。”婧说:“其他让我爸妈看,我只要求长得一定要漂亮英俊,最好像裴勇俊。”涓说:“得有才华,否则不能沟通。”雯则很实用地说:“不用太有钱,跟我家差不多就行了;不用太有权,不受气就行了;不用太有才,能沟通就行了;不用太漂亮,能看就行了。”老太们集体表扬“80后”少女集体:“行,比你们的小姨强!大学毕业前都得解决!”我当场成了反面教材。
“80后”美女令我“70”辈肃然起敬,由此我失去了沾沾自喜传授“过来人”经验的意义。孩子们对权力金钱的无所不知,对真情美好的漠视,体现着实用功利的价值取向。比较特别的只剩下小涓:单纯安静,品学兼优,不施脂粉,不认识睫毛膏,像个帅气的小男孩儿,顽强得从小到大连哭都不会出声,关心一些宇宙、天文、历史、地理、神秘北纬30度等等与吃穿无关的事情。对比姐姐们的入世,她少世俗功利多志气幻想,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这样的好孩子让人心疼未来会活得太累太认真。
所谓及时享乐和灵肉纠结的人生,代代都受其扰,并不是“80后”的专属。在这口口声声彰显个性的时代,除了个别幸运儿外,大一统的世界在生产着一批批标准件。她们走到这一天,无论如何要放手性灵、细腻、沉静,那粗粝的城市一步步剥夺了生命的恣意舒畅,就算有精神的传承也流失在实用主义的沙漠里。
太多时候看到年轻人一事无成却已精于世故,让人痛心,但理想主义者屡受挫折,又该怎么对小涓一样的孩子说?看到她们欢笑,会想起昔日自己的青葱岁月如何懵懂地开始。勇敢地生活,她们未必理解这意义。
本版插图 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