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见证了“光武中兴”的盛世,续写了大唐的旷古辉煌,述说着古今兴废事。
然而,南宋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北迁,洛阳渐渐衰落下来。到了明清时期,沦落为一个中等城市。解放前夕,洛阳城更是百业萧条,一派破落景象。
一幅10万人小城的数字图景
从《中共洛阳党史》、《洛阳老城区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到1947年年底,洛阳全城人口不足10万、面积仅4.5平方公里,工业、商业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到1947年年底,洛阳的工业仅280户、商业443户,而且都是一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实力薄弱的企业。全市只有15所公立、私立小学,学生不足5000名、教职员工仅216名。
1946年,洛阳尚有公私银行60家。到1947年8月,已经减至一半。到1948年年初,各私人银号纷纷迁走或关门,中央银行、交通银行、河南省银行等8家银行在洛阳老城设立的办事处以及洛阳县银行、洛阳县合作金库等,均已歇业。
到1947年下半年,全市工商户半数以上关门。到1948年2月,全市工业、商业户数比1946年分别下降65%、80%,而且全部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
《洛阳通史》载:1948年年初,洛阳城里那些原来比较有名气的饭店如“万景楼”、“中州饭庄”、“汴洛春”、“春花楼”、“一品香”等纷纷倒闭。
洛阳经济迅速走向崩溃。
一个“跑灶生”的儿时记忆
昨日烈日炎炎,年近八旬的孙维岳在南关家中品茶乘凉。回忆起60年前旧事,老人说,洛阳解放前,人民已经到了生活难以为继的地步。
1947年秋,孙维岳在关林东侧的洛阳县中学上初二。由于家里贫穷,他和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只能做“跑灶生”。所谓“跑灶生”,就是每周六下学回家一趟,周日下午带着家人做的、能吃一周的蒸馍和一点腌咸菜重新回到学校上课。
孙维岳还要利用寒假帮家里挣些小钱——零售老天爷、灶王爷的画像年画。1948年春节,孙维岳忙活几天,几乎没有挣到钱,而且当时的金圆券一块钱也就只能买一张年画。但在1941年,一块钱能买到45斤白面。
史料记载:从1946年6月起,国民党开始抓民夫修城墙,每乡分担72丈长,每丈需大洋7万元,洛阳县24个乡共计需大洋1.2亿元;筑城门楼5个,需大洋1620万元;修洛阳城共需大洋1.36亿元。这些款项需老百姓负担,人民苦不堪言。1946年10月再次征兵,平均每保5名,12月增至每保10名,壮丁款从50万元涨到60万元,各保普遍缺壮丁款一半左右。县政府勒令一年内交齐,一时人心惶惶。
一句民谚描绘的生存状态
为了支付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国民党政府加重租税,抓紧掠夺,并从1947年年初开始武装抢征。据统计,洛阳县当时被国民党军抢掠的粮食达100万斤以上,很多人靠吃树皮草根维生。
当时民间普遍流传一句民谚:“生了儿子是老蒋的,打下粮食是保长的。”城郊一户农民两年共收细粮580斤,而仅10个月就要交出295斤。老百姓常常是白天出外躲避,后半夜才敢回家睡觉。大多数农民是早晚两顿红薯汤,饥寒交迫。
1946年10月,洛阳县强化治安,设立了5种治安团队:集训总队、保安大队、县直属中队、守卫队、菜刀队,12岁到60岁的男子均要编入。全县设6个“治安区”,增设6个警察局,河口要道设立盘查哨。特务机关除了长官部军事调查统计室外,新设一个中美招待所,各乡新增设一个新生活运动促进分会,专门对付人民的反抗行动。
国民党军为修筑洛阳城内工事,大拆民房。城东门、东北门沿城墙脚的半条街,除留下一个清真寺外,民房全部拆光。先后被拆毁的民房有1500多间。被拆掉房子的市民走投无路,哭叫连天,先后有10多人上吊、跳井自杀。
在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下,洛阳城乡社会秩序更加混乱,抢劫案、绑票案层出不穷。
一种红色的新生力量正在孕育
从1946年到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地下党的工作,是在中共豫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进行的。
当时任豫西工委交通员的石黎明在回忆文章中说,1946年2月,豫西工委要他利用父亲在洛阳城内经商的条件,到洛阳城内建立联络点。任务是:以此为掩护,搞情报,护送干部,解决来往干部的活动经费;同时从解放区带一些物资到城里卖掉后,再从城里购买一些解放区的奇缺物资。要他在洛阳站住脚,开展工作,迎接解放。
1947年8月,陈赓部在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豫西工委机关迁驻新安县刘黄岭村,改称中共洛阳地委。9月,石黎明将洛阳城的驻军情况、特务机构活动情况、工商业情况向组织详细作了汇报。
当时任洛阳县委书记的韩林领导洛阳乡村积极开展地下斗争。短短一个多月,东石罢、彭店寨、李村、刘富村、魏村等地下党支部和党员就组织地下武装200余人。
东石罢党支部为侦察城内设防情况,派党员通过关系打入国民党青年军二○六师马车队当伙夫,将侦察到的敌人弹药仓库及火炮阵地位置、设防情况画成草图,送到县委,后转送解放军。一些党支部和积极分子还通过各种关系搞到100多张进出洛阳城的身份证,为解放军侦察员进城侦察提供了方便。
1947年9月,韩林带领洛阳武工队40余人,以洛阳、新安、孟津3县交界的薄姬岭村为基地,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同国民党孟津守军作战。武工队在战斗中不断壮大。
攻城前夜,洛东村(现在旭升村一带)的村民将国民党军在东关的防御工事详细告诉了解放军,并自告奋勇赶造云梯;妇女们组织起来,日夜为解放军磨面烙饼;一些村的村民还组建战地服务队,给前线运送给养、弹药,抢救伤员;孟津12岁的孩子王文忠听说要攻打洛阳,和家人一起赶着马车来运物资;西工火车站(现在洛阳站一带)的铁路工人主动引导解放军扫除地雷……
据不完全统计,洛阳地下党和进步群众在洛阳战役中为部队筹粮万余斤,协助部队搭浮桥、简易桥3座,派担架队千余人,为部队送情报、带路数十人次。第一次解放洛阳后,洛阳县委组织人力、物力,帮助部队转运战利品。
黎明前的洛阳,一种力量孕育着洛阳城红色的新生。
(感谢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提供采访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