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成绩优异,竞赛成绩突出……在同学和教师推荐过程中得到高度认同”。
“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学习成绩优异……在同学和相关教师推荐过程中得到高度认同”。
“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成绩优异,文理兼优……在同学和教师推荐中得到高度认同”。
这不是“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而是北京某中学校长给北大实名推荐三名保送生的评语。仅从字面上看,三段评语就像无性繁殖的草履虫,一分为三,无大不同:集体总是热爱的,奉献总是乐于的,思维总是敏捷的,素质总是突出的,认同总是高度的。可是,我们完全不能看到被推荐者的个性与才能。
回忆一下我们的学生时代,在所有推荐语或教师评语一栏里,我们得到的评语是不是跟上面所举的例子大同小异呢?
在死气沉沉的推荐语里,折射出的是流水作业的刻板,应试教育所制造的伤痕。这伤痕不止烙在学生身上,也烙在教育者身上。对学生而言,才能与个性在刻板应试教育中被掩埋、被忽略、被雪藏,乃至被毁损; 对教育者而言,习惯摧残或无视孩子的个性与才能,久而久之,自己也相应地失去个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