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送庄镇:兄弟村庄“抱团” 打造万亩蔬菜基地
市直机关政务环境创优公开承诺(十一)
学习好经验 打好攻坚战
开展人才帮扶 振兴我市民营经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送庄镇:兄弟村庄“抱团” 打造万亩蔬菜基地
  梁凹村成片的蔬菜大棚。 见习记者 李东慧 摄
  核心提示

  孟津县送庄镇以“跨村党总支+合作社”模式抱团闯市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大规模土地流转,集中了万余亩土地,建设各类蔬菜温棚,带领群众走上了靠蔬菜致富的道路。

  “要想在蔬菜市场定价中掌握主动权,必须把分散的农户和土地集中起来,抱团闯市场。”孟津县送庄镇党委副书记王旭升指着路边密密麻麻的大棚说,近年来,送庄镇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大规模土地流转,集中了万余亩土地,建设各类蔬菜温棚,带领群众走上了靠蔬菜致富的道路。

  梁凹村带动周边建成万亩蔬菜基地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张,原有老菜田面积锐减,而市民对菜篮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反季节蔬菜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005年,送庄镇的领导捕捉到这个信息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梁凹村试点建起大规模的蔬菜大棚。可要把麦田都种成蔬菜,不少群众的思想还转不过弯。通过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到山东寿光参加蔬菜科技博览会,村民的思路打开了,当地政府也适时出台贷款等政策支持农户建造大棚。

  搞好土地有序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要真正形成生产规模就必须解决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矛盾,消除出租土地农户与租赁土地建棚菜农的担心。王旭升告诉记者,2005年建棚初始,他们采用了“反租倒包”的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梁凹村委会牵线搭桥,把租赁土地户和建棚农户联系起来,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当年村里就建起很多大棚。

  6年多来,梁凹村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拱棚、小拱棚等设施800余座,发展蔬菜2700亩,并带动了十里、朱寨、送庄、西山头、凤台、白鹤等周边村、镇无公害蔬菜瓜果等产业发展,其中送庄镇日光温棚达2000余座,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兄弟村“抱团”掌控定价主动权

  大棚建成初期,仍采用较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菜农之间缺乏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各自作战、相互压价销售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每到蔬菜成熟采摘时,菜贩子总是对蔬菜价格一压再压,有的还用“黑心秤”短斤少两欺骗菜农,菜农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掌控定价主动权?3年前,送庄镇党委协调,由梁凹村党支部牵头,吸收该村“两委”成员和本村种植大户,联手成立了“慧林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并主动与各大量贩(超市、蔬菜批发市场)联系销售事宜,有效地保障了蔬菜的收购价格稳定。

  尝到了协同作战的甜头后,送庄镇又创造出“跨村党总支+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梁凹、清河两个党总支,送庄镇梁凹村党总支下辖梁凹、朱寨、十里3个党支部,清河党总支下辖清河、营庄2个党支部,兄弟村庄开始抱团闯市场。目前,该工作模式覆盖了5个行政村,协会会员达到400户,带动了1200多名农民致富,辐射带动白鹤、平乐、朝阳等周边乡镇蔬菜产业发展。

  “现在我们的菜农已经不用外出推销蔬菜了,每天都有订单主动送上门来,抱团发展让我们农民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将来我们还要继续联合周边乡镇,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蔬菜。”王旭升颇为自信。

  见习记者 李东慧 记者 杨海彤 特约记者 郑战波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