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洛调研期间,看到村民的日子红红火火,省委书记卢展工十分高兴,甚至提出:“你们这个村子应该叫‘幸福村’。”
被卢书记誉为“幸福村”的是嵩县饭坡乡饭坡村。
幸福哪里来?
饭坡村共有18个村民组2553口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最典型的是和尚元村民组,穷山僻壤,一直以来,多见嫁闺女,少见娶媳妇,落下不少光棍汉。不过,从去年村民搬进城镇化的新型社区之后,这种现象就改变了。
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嵩县对饭坡村王家岭、郭洼、和尚元、杨家岭4个村民组进行集中搬迁安置,并把搬迁安置村取名知福村。
他们的新家什么样子呢?四室一厅一厨一卫式的156套住房整齐划一,电力、广播、通讯“三线”入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一步到位,学校就在小区里,健身有文化休闲广场,购物有便民超市,看一般的病不用出小区。顺理成章的是,搬到新家后,原先的一些光棍成了家。
让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说该村是如何“稳得住、能致富”的。全村156户624人中,203人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83户分别种辣椒、种烟叶、种中药材、种核桃、养羊、养猪,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32户在附近城镇做生意……
“我准备把建材店面扩大1倍!”“我的目标是让全市甚至全省人民都吃上我们厂出品的鸡蛋!”“我们加工的手套,马上就可以出口到日本了!”……4月9日下午,卢展工来此调研,乡亲们争相汇报致富决心,令人欣慰。
幸福哪里来?两句话:穷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扶贫搬迁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引来发展致富之活水。
城镇化,任重道远
“福民”二字正响彻河洛大地。
不管是原来的饭坡村,还是后来的知福村,大家心中念的都是一个“福”字。之前是盼“福”,现在是享“福”,今后要为更高标准的、更长久的“福”而继续奋斗。
知福村是在扶贫搬迁安置和城镇化进程中,找到幸福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他们所在的饭坡乡,他们所在的嵩县,以至于整个洛阳市,都在奋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新时期的城镇化,不仅需要重视城镇数量的增加,还要更加注重文化、公共服务等质量内涵的全面提升;不仅需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还要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
目前来看,我市的城镇化任务还很艰巨: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仍然突出,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到3.1∶1。有些地方的城镇化过程中,体制还很滞后,还没有真正联动起来。
先行先试,敢想敢干
结合外地成功经验和我市实际,城镇化建设,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转变理念、创新思路、提升服务。
进一步转变理念就是要更加深刻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性、复杂性,把握城镇化工作的规律性和时代性。要重视规划、统一规划、高标准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坚持各方面配套改革同步推进,争取一步到位。
进一步创新思路就是要始终突出“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这一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要不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优美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要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促进产城融合,优化资源配置。要坚持城镇化与扶贫搬迁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就是要搞好道路、管网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就是要解决好就业、安居、子女入学、社保、户籍等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城镇化工作关乎民生,关乎经济发展大局。城市提升攻坚战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特色城镇化。
正如市委书记毛万春所指出的那样,对洛阳来讲,加快推进城镇化特别是做大、做强、做特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迫切。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洛阳必须先行先试、敢想敢干!
本报记者 孙自豪 杨海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