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山陕会馆:开启洛阳文物产业 “破冰之旅”
国际牡丹园角逐 “整园最具观赏性 牡丹园”
新安县2路公交车私自涨价遭质疑
50路公交 营运线路今起延长
鲜香美味的羊肉烩面
黑牡丹珍品:“黑海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山陕会馆:开启洛阳文物产业 “破冰之旅”
本报记者 李燕锋/文 本报记者 赵茂平/图
  山陕会馆偏大门。
  山陕会馆拜殿隔间装修效果图。
  山陕会馆拜殿大厅装修效果图。
  山陕会馆拜殿走廊装修效果图。
  山陕会馆拜殿茶座装修效果图。
  核心提示

  洛阳城里,“藏”着一个山陕会馆。

  说“藏”,是因为它非常“低调”:多年来大门紧闭,以致很多人虽知道它的名字,却没有进去过。事实上,近年来,对山陕会馆的各种保护、整修工作一直在进行。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把它打造成一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高档文化场所,恢复会馆建设时的使用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市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此举正是我市致力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将文物与旅游、文物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也开启了我市文物产业的“破冰之旅”。

  1  保护加利用

      赋予会馆新文化内涵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我们来到山陕会馆。

  推开山陕会馆大门,我们步入其中,只见许多工匠正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清理地坪,有的在厢房内安装玻璃展柜……

  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虹说:“目前会馆的主体建筑全部维修完毕,正进行馆内的绿化、亮化以及地面硬化等后续工程。过不了多久,山陕会馆就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大家的到来!”

  李虹介绍,自1996年会馆正式收归市文物部门管理后,会馆就一直处于保护、维修状态:1998年开始,相关部门对会馆仪门进行全面维修,使其恢复原貌;进行清淤工程,铺设排水设施;对拜殿进行全面维修;铺设消防管道;全面维修正殿及配殿;保护性维修官厅、西门楼、僧房、大门、石牌坊……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8月至11月,中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联合组织的中意合作古建学习班来到洛阳,将山陕会馆作为实习基地,对照壁、山门、舞楼及厢房进行了全面的维修。

  会馆修好后该如何使用?是单纯地予以保护,还是合理利用,办成专题性博物馆,亦或者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加以利用?文物部门一直在探索。

  市文物局副局长余杰介绍,最初文物部门的意见倾向于将会馆办成一座专题博物馆,如钱币博物馆、名人蜡像馆、明清家具馆等。但仔细分析这些设想,大家都认为,设立专题博物馆不能真正体现出会馆自身的价值,生命力也必将不会长久。“静态的文化遗产只有与时代接轨,才能被人们接受。”余杰说。

  顺着这思路,李虹等人开始对全国各地的会馆发展情况进行考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北京的湖广会馆,自1997年重修后,确立了以中国的戏曲文化、会馆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为主题的“三楼一馆”格局,探索出一条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形成了北京独具特色的对外宣传窗口,打造了一张西城区亮丽的文化名片;阳平会馆,作为“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的第九家连锁店,成为“二人转”艺术在京城扎根的地方……

  经过慎重研究,相关部门决定引入社会资金,利用原有的历史建筑,把山陕会馆打造成一座山陕文化园。

  2  新概念会馆

       开启文物产业“破冰之旅”

  打开李虹办公桌上的一份山陕文化园的创意设计图纸,我们不禁眼前一亮:

  舞楼将被重新利用,开展戏曲表演;正殿和拜殿内原有的建筑构件都用玻璃外罩加以保护,其余的空间将重新进行装修,并做成一个个小隔间,供人们在此休息、聊天、喝茶;会馆东西两侧的厢房均安装玻璃展柜,放置书画等艺术作品,进行日常的交流和展览……

  李虹说,300多年前,山陕会馆曾是山西、陕西两地巨商大贾聚会经商、传递信息、住宿休息的活动场所,经过重新设计、包装的山陕会馆也将被重新赋予这些内涵,逐步恢复其300多年前的使用功能。按照设计方案,初步的打算是利用现有的舞楼开展戏曲表演,利用厢房进行书画交流和展览,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利用广场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对于山陕会馆新的发展方向,许多人也许会担心:山陕会馆是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开发、利用是否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对此,余杰表示,对山陕会馆这一文物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正是我市文物部门发展文物产业,走文物与旅游、文物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一尝试过程中,文物部门将始终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使会馆文化既能得到保护和发扬,又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市社科联副主席蔡幼鹏表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会馆好似一条浓浓的乡情链,连接着昨天和今天。历史上的昨天,山陕会馆曾经鼎盛一时,在经历过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鼎盛时期后,老会馆一度被历史烟尘埋没;今天,如果能将其开发、利用,在继承与发展中找到契合点,使其在新的时期发挥新的社会功能,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选择。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者安锋也表示,洛阳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厚,但多年来在如何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上,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最佳出路。如何将文物资源变为文物优势,山陕会馆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但两位专家同时也希望,对文物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守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避免过重的商业味掩盖文物自身的价值。

  采访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刚刚安装完毕的彩灯让这座300多年前的古建筑显得越发幽静。李虹说,下一步,会馆内的各项服务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内部装修也将陆续展开,不久,这里的戏楼将再度拉开帷幕,上演一出出历史剧目。

  相关链接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清康熙、雍正年间,秦、晋富商捐资,在洛阳南关校场街西建山陕会馆;嘉庆年中,会馆因风雨剥蚀,多处倾塌,秦晋商人惧其湮废,逐重葺新之,这次共耗资“二万五千有奇”;道光十一年(1835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集资一千两白银重建正殿。

  新中国成立后,山陕会馆逐渐衰落并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一直由市七中使用;1986年11月,山陕会馆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会馆正式收归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管理;2000年,为加强对会馆的保护,文物部门在这里设立了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2006年3月,山陕会馆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豫西地区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组群之一,山陕会馆的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结构,皆有独到之处:琉璃构件历经风雨侵袭,依然色彩绚丽,是研究清代豫西会馆建筑布局、建筑技术的例证;保存完整的彩画是研究民间彩绘技法和地方特点珍贵的实物资料;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匾额、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豫西清代民俗、民风的极佳资料。 (小燕)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