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0月16日是第31个世界粮食日。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近些年,我市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创新优化,产量不断提高,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又从吃得饱到如今的吃得好、吃得安全。
产量提高,从缺粮到自给
洛阳地形地貌复杂,类型多种多样。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5.51%,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40.73%,平原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3.76%,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
洛阳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水稻、高粱及豆类等,总播种面积700万亩左右。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市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供需矛盾突出,正常年景,每年需调入粮食2亿公斤左右。鉴于此,市委、市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千方百计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31.5万亩,总产量10.81亿公斤,其中夏粮产量5.99亿公斤,平均单产169.45公斤;秋粮产量4.82亿公斤,平均单产127.51公斤。随着我市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旱地农业开发等项目一一实施,一大批水利工程投入运用,农业实用新技术全面普及推广,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199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26万吨,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到200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已增至782.1万亩,较1991年增加了50多万亩,而产量达23.51亿公斤,较199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时,夏粮和秋粮的平均产量分别较1991年增加了72.7%和141.6%。
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378万亩,较上年增加1万亩,并且再次实现丰收,产量达11亿公斤,保持了夏粮总产稳步增加的良好势头;秋粮种植面积391万亩,丰收在望。
科技创新,多举措保增产
为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并不断增长,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在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国家对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良种补贴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开展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活动,努力促进粮食单产提高。
我市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并且积极开展“万名科技人员进万村”活动,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提高关键农业技术普及率。
市农科院多年来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选育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质新品种,经过推广种植,对我市粮食增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如在水浇地推广半冬性品种洛麦21,一般亩产550公斤,高产潜力可达700公斤以上;而洛麦23在今年高产攻关田现场实打验收中的平均亩产高达754.8公斤,创下了我省小麦高产纪录。洛旱6号、洛旱7号今年推广种植约64万亩,一般亩产达400公斤至450公斤,高产潜力可达500公斤以上,抗旱性强、适应性广,占我市旱地小麦种植的主导地位。
对于主要秋粮玉米,我市近年累计推广“洛玉”、“洛单”系列的12个玉米新品种,推广近300万亩,每亩平均增产40公斤。增加密度、适当晚收等高产栽培技术,可使玉米地每亩同比增产30公斤。
加强监管,确保粮食更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我市每年20亿公斤以上稳定的粮食产量可基本满足自给。从“不够吃”到“吃得饱”后,粮食安全成了百姓关心的大问题。
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近些年,我市对粮食管理充分重视,销售方面妥善安排好节日和敏感时期以及灾区、贫困区、库区移民等政策性粮油保障工作;宏观调控方面,先后出台多个预案,基本建成粮食储备体系,储备规模明显增大,同时初步建立了粮食应急储备体系,建立了面粉、大米和食用油的市级成品粮油储备机制,提高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方面,行政执法和行政职能不断加强,粮食监督检查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各县(市)均建立了粮食流通执法大队。
近年,“染色馒头”和“地沟油”等事件不断发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市粮食局加强粮食安全执法,并组织成立粮食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今年3月,我市8家河南省 “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率先向广大市民承诺决不添加面粉增白剂,并向全市粮食行业发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的倡议书,从源头上保障我市粮油食品安全。
记者 石蕴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