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历史名人—— 城市的文化资源
错误的年号 动荡的社会
天津桥,沉睡水下的迷人风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天津桥,沉睡水下的迷人风景
  绘图 李玉明
  核心提示

  天津桥是隋唐时洛阳城的南北交通要冲。旧说天津桥位于今洛阳桥东不远处,民国年间,人们还在洛阳桥东的洛河中央立了一个碑亭。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阳桥西约100米处的洛河河床下发现天津桥遗址,此系隋唐时的天津桥真址。

  天津桥遗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遗址之一。日前,我们和有关专家一起,寻访这道沉睡在洛河水下的迷人风景。

  几毁几建 命运多舛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汉魏故城以西约9公里处营建新城。新城南跨洛河,面向伊阙。为解决出行问题,隋炀帝让通晓风水之道和懂得天象之事的杨素与宇文恺负责在洛河上建一座桥。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该桥建成。初建时,这座桥是一座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杨素与宇文恺认为,洛阳是帝王居所,洛河水又像天上银河,于是,这座桥便被命名为“天津桥”,即天河的渡口,而“天津”二字在古代的意思就是银河。唐初,此桥改建为石桥,也称洛阳桥。

  天津桥是隋唐时连接洛河南北的交通要道。桥北与皇城端门对应,桥南与定鼎门大街相连,南北通衢,一桥相牵,很是气派。

  市文史学家赵跟喜介绍,天津桥自隋朝建成至元朝废弃,其间屡毁屡建,命运多舛:瓦岗军攻打洛阳时,天津桥被李密的一把火烧毁;唐高宗时,天津桥又两次被毁;武则天时,天津桥被毁一次;唐中宗时,天津桥损毁严重;唐玄宗时,天津桥两次被毁;晚唐时,天津桥又遭焚毁;后唐时,天津桥因遭水患被毁;北宋时,洛河水患也多次冲毁天津桥。

  一座桥梁 两个“最早”

  2000年,考古人员在今洛阳桥西约100米处的洛河河床下,挖出顺向排列的4个桥墩,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桥墩跨度均为15米,均呈龟背形,长20余米,宽近20米。考古人员判断,这里便是天津桥的位置所在。在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天津桥两岸均以青石为堰,用以拦水,保护河岸。

  天津桥创造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两个“最早”。天津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用铁链连接船只而成的桥梁。据史料记载,天津桥初建时,长三百步、宽二十余步,为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船与船用铁链连接,桥面平整,桥身稳固。桥两头各有一座用来固定铁链的重楼。桥上管理人员日夜值班,并根据洛河河水的涨落情况,调节铁链高低。为使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桥体还可自由开合。

  唐初重建后,天津桥改为石桥,桥上有栏杆、表柱和四角亭,桥两端还有集市和酒楼。桥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武则天时的天津桥,桥墩为龟背形,以减小流水对桥体的冲击,它是我国古代最早以龟背形桥墩为支撑的桥梁。

  “天津晓月” 静谧迷人

  隋唐时,以天津桥为界,洛河以南的地势比较平坦,洛河以北的地势比较崎岖。人们过桥时自北向南为下桥,自南向北为上桥。这不经意的一上一下之间,人们眼中的桥两岸景色有了不同的美。晓月挂在天空,两岸垂柳如烟,桥下波光粼粼,四周风光旖旎,城中还不时传出寺庙里的钟声,这便是被人们称为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也是洛阳八景中最静谧的一道风景。

  天津桥的美景为历代文人骚客留下许多发挥文采的空间。“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李白的这首诗,说的便是天津桥,寥寥数语,道出此桥的迷人景色。“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表达了白居易经此的心潮澎湃。刘希夷的“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描述了天津桥的繁华。李益的“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是赞扬天津桥的醉人景色。孟郊的“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勾勒了一幅天津桥的冬景画卷。

  如今,天津桥已不复存在,洛河宽阔的水面淹没了天津桥仅留的桥墩,也淹没了当年隋唐盛世的繁华,但距此不远的洛阳桥上仍车流不息……

  记者 马毓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