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工业园区是各地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窗口。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聚集、布局集中、土地集约”和绿色环保,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但究竟该如何突破,请看湖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工业园区经验。
土地资源紧张,环境负担沉重,是各地工业园区具有共性的难题。14日,湖南组织各地工业园区负责人现场交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工业园区经验。无梁多层厂房、工厂零部件组装高层住宅、统一建设“产业社区”和集中供热等探索实践,令各方见识了空间有限的“两型园区”发展无限。
记者从湖南省建设“两型”工业园区、推动“两型”经济发展现场交流会上获悉,湖南省7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例达37.7%。与会专家指出,工业园区是各地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窗口。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聚集、布局集中、土地集约”和绿色环保,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但究竟该如何突破,大多数园区管理者心里没底。
特殊厂房能盖6层
来自湖南省各地工业园区的管理机构负责人,在毗邻长沙的国家级宁乡经济开发区首先步入了一片特殊的厂房:跨度巨大的室内空间没有屋梁,机械调运货物可以从一层输送达顶层,高层厂房地面强度足以承重。建筑师在现场介绍,与普通钢筋水泥或者钢结构厂房只能盖一层或者二三层不同,这种采用先进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和网格楼盖技术建造的特殊厂房能盖6层。厂房向上层空间拓展后,示范园区400亩土地能建60多万平方米厂房。如果园区推广这一技术,“地荒”问题将不难解决。
在开发区管理制度层面,一些园区也独辟蹊径。如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搞“反规划”:将规划范围内半数以上土地先行确定为“禁建区”,将一成多的土地划为“限建区”,主要发挥生态功能;剩余三成的土地,才是“建设区”。这一规划先提交国家环保部审核,获得了国家第一个“两型”规划认证后再开始建设,从起点就绷紧了节地和生态系统保护这条“红线”。而国家级株洲高新区则规定不再为了“形象”修大路,将园区道路宽度从目前的二三十米限定为18米。为遏制企业“以绿化为名行圈地之实”,株洲高新区还规定园区绿地率由22%降至19%,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则规定在现有基础上调高近四成。
建设“产业社区”
针对园区“企业办社会”,导致五花八门的“职工宿舍”浪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生活污染等问题,湖南省推荐湘潭九华示范区建设“产业社区”的做法,即规定所有入园企业不得自建职工宿舍。园区统一规划建设生活配套服务区,如“三星产业社区”占地只有30亩,建成的4.5万平方米住房可容纳数千名工人居住。而宁乡经济开发区还出现了一个由工厂生产“零部件”组装而成小高层住宅的中型楼盘。这些住宅配备国际品牌电梯和包括整体浴室在内的精致装修,属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绿色建筑”,目前售价为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低于当地商品房价格水平,对园区产业大军很有吸引力。
雨水回收利用、中水回收营造园区水景、地源热泵、园区集中供热等各种绿色示范技术令各地园区管理者目不暇接。一位来自湘西的参观者深有感触地说,园区单靠廉价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堆砌GDP”的旧模式已难以为继,只有培育集约、绿色产业链,狠抓环境管理和整治,空间有限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园区,未来才能“发展无限”。 (新华社长沙11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