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偃师市缑氏镇南家村南街上,有一座石牌坊跨街而立,它便是“儒童张泳妻张氏节孝坊”,虽然现在仅存有中门、侧门、坊架、立柱、匾额和坊座等部件,但人们依然能感受到石刻雕像的独特魅力以及工匠精美绝伦的雕刻技艺。
2008年6月,张氏节孝坊被列入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青石雕造贞节坊 其上多刻褒赞语
这座牌坊通体用青石雕造而成,坐西面东,进深2.16米、宽6.78米、高5.8米,高大壮观。
张氏节孝坊表彰的是张家先人张泳的妻子张氏。节孝坊上,镌刻着乾隆年间多位朝廷要员对张氏的褒赞之语。其中,“孝慈勤俭”、“贞媲孟母”两块贞节贤孝匾是人们旌表张氏的妇德之美而立,至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保存完好。整座节孝坊雕刻线条优美流畅。
如今的张氏节孝坊只剩下中门、侧门、坊架、立柱、匾额和坊座等部件。尽管如此,它的精美绝伦仍让人惊奇不已。
丈夫病逝妇守贞 培养继子成监生
对张氏这位节孝妇女,南家村至今还流传着更详细、更生动的说法。据说她出自偃师的一户书香门第,很小的时候就与张泳定下了婚约。张泳自幼身体不好,16岁的时候,突发重病,非常凶险。当时有结婚冲喜的旧习俗,情急之下,双方家长就让两人迅速成婚,试图让张泳躲过这一劫。不料,婚礼当天,张泳就病逝了。
张氏17岁成为寡妇,但她为夫守节意志坚定,终生没有改嫁。后来,在族人的主持下,张泳的弟弟张江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她,取名张道凝。张氏勤俭持家,精心抚育张道凝,终于将其培养成为监生。张道凝上书皇上,乾隆遂下圣旨“旌表已故儒童张泳妻张氏节孝坊”。
张氏居所定缑氏 鼎盛始自“老三门”
据南家村张家后人讲,南家村有张、姬两大姓,早期的建筑主要由张姓人建设而成,但由于族里的家谱等资料都在十年动乱期间被毁,具体的修建人和修建时间现在已无法确定。
南家村张姓家族始于一位张家后人口中的“老祖母”。“老祖母”生于明末,至于具体名字,没人知道。那时,战乱频仍,人们流离失所,四处奔命。“老祖母”和丈夫从山西来到河南,先寄居在临汝(今汝州),随后又逃到偃师。其间,由于丈夫去世,身怀六甲的“老祖母”就在缑氏南家村定居下来,后生下一子。她历尽艰辛,将儿子抚育成人。后来,儿子又给她添了三个孙子,由此形成了南家村人口中流传的张氏“老三门”。
张家人在南家村耕读传家,不断发展壮大,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当地的一大富户。
见习记者 肖依斐 记者 鲁博
通讯员 李校卿 张英华 实习生 李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