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昌阁 欣然 摄 |
|
福昌阁,是一个让人不得不仰视的所在。
转过一处房屋,我眼前猛然一亮。福昌阁高耸在我面前,一层层错落有致的飞阁殿宇,一重重高高挑起的兽脊飞檐,以大气威严之势头压下来,以居高俯冲之气度压下来。你只能屏气一步步走近,而距离越近,你就越得仰视,福昌阁就以这样的见面礼让你放低了自身的姿态。
福昌阁位于宜阳县城向西30公里处的福昌村。据旧县志记载,隋朝曾在此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全面修葺,近年又翻修一新。
此阁坐北朝南,阁顶覆盖黄绿琉璃瓦,阁前筑有120余级石阶,气势雄伟。我沿着陡峭的青石路拾级而上,喘息中站在“天一门”下。“天一门”这三个字想必出自《易经》中的“天一生水”,意在借水防火,祈求平安。福昌阁地势偏高,水源不及,想来更怕火灾。
福昌阁是一处道宫,阁下三面台壁上有神龛洞窟30余个,供奉着吕祖、华佗、老君、鲁班、药王、西佛等儒释道众多神祇,每月的初一、十五,这里香火缭绕,经声不断。与其他寺院、道观单一的宗教色彩相比,这里是一处“以道为主,兼收并蓄”的场所,彰显了福昌阁海纳百川的胸怀。
阁下的燕堂书斋为宋人辅国始建,原有殿堂三间,为清代卷棚式建筑,并有厢房四间,构成一座小型院落。如今书斋早已破败,只有一堂尚存,横匾由洛阳著名书法家李进学先生题写。墙壁上有十几块古碑刻,我一通通看下来,都是明清两代重修碑记。据说北宋诗人苏轼曾经在福昌县任主簿(县长秘书),燕堂书斋就是苏东坡起居、办公的地方。我围着书斋转了两圈,竟没有找到东坡先生的丝毫痕迹,想来在众神面前,苏东坡只能算个“小人物”吧。
我站在高处,俯视四周,远处莽莽苍苍,近处众生如蚁,别样感触油然而生。福,百事皆顺之意;昌,百事兴盛之意。起初修建福昌阁,也许只是官府所为,为权政服务。经历了风云变幻,福昌阁渐渐损毁,逐渐变为民用。百姓屡屡对其修建维护,自是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农耕丰收的祈求。他们不分流派,不论纷争,将众神都供奉起来,就是在把自己的愿望送达所有司管人间之神。在袅袅升起的香火中,不知道众神可否看清香客殷切的眼神。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庆大典,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传统的春节。这一天是福昌阁最热闹的时候,红的绿的黄的旗子插满了福昌阁,鼓声锵声叫卖声充斥着福昌阁,川流不息的人来上香叩头,川流不息的人把祈愿的红布条系到阁前的树上。
福昌阁的对面有一个大戏台,台上的人演得起劲,台下的人看得高兴,福昌阁里端坐的众神也会高兴起来吧,顺手就把阴霾灾难给挡回去了。这是老百姓朴素的想法,说它是文化也成,总之,在乡间,在福昌阁,它就是这么绵延不息地存在着,延续着。
难怪,福昌阁需要仰视,人民的愿望就得仰视着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