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第一现场
坚定服务大局,妥善应对乱局,积极开创新局。6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由近及远,畅谈了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的中国外交。
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500多名中外记者早早就来到现场等候。
过去10年,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部分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地区热点问题频发……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国外交如何应对,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怎样的角色,众多中外媒体无疑想从记者会上听到“中国答案”。
外交成果
谋大局 求合作 促改革 树形象 作贡献
谋大局、求合作、促改革、树形象、作贡献,短短15个字,杨洁篪概括回顾了中国外交过去10年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两会上的外长记者会,大国关系都是记者必问的问题。俄新社北京分社社长叶菲莫夫作为第一个外国记者提问,俄罗斯刚刚结束的大选和中俄关系自然成为他希望了解的问题。
“3月4日俄罗斯已经顺利地举行了总统大选。胡锦涛主席已经向当选总统普京发去贺电。”言简意赅的祝贺后,杨洁篪详细阐述了今年中俄关系的中心任务和重点领域,从高层互访谈到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国际事务等不同方面的合作。
“我们相信通过双方努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杨洁篪说。
来华工作20多年,从1990年就参与中国两会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班安祖现在已经是报社的中国总编辑。每次外长记者会上,他只要有提问机会就毫不例外会问到中美关系。
“中美交往史已经深刻揭示: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即使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但总的发展势头是向前的,而不是后退的。”
“加深沟通协调,增进战略互信,排除各种干扰,建立起大国之间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杨洁篪对中美关系——世界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谈得详细透彻。
多边外交、周边关系、领土海洋权益、朝鲜半岛局势、叙利亚伊朗问题……中外媒体频频发问,涉及中国外交和备受关注的国际地区热点问题。
“这个世界是一个很不平衡的世界,有人拿着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没有喇叭。”说话向来不疾不徐的杨洁篪,更愿意用数字而不靠音量表明中国外交所秉持的立场:
——中国跟东盟国家之间高层互访超过50多起;
——中国在亚洲地区投资近200亿美元;
——中国同亚洲国家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简单几组数字,透彻讲明中国和周边国家互惠互利的合作交往。
对话、谈判、磋商,而非施压、对抗、制裁,即便是回答叙利亚、伊核、朝核等热点问题,杨洁篪也不回避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几个关键词就表明中方态度。
今年重点
服务发展 维护和平 促进合作
服务发展、维护和平、促进合作,杨洁篪一一介绍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班安祖说,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外长记者会可以让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和战略意图有更清楚的了解。
展望新的10年,世界上一系列趋势性、格局性变化加速发展,各方密切互动、变中求治。
“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会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对形势、对要走的路也有着非常客观的判断。我们不妄自菲薄,也不好为人师。”杨洁篪的话表明中国外交将如何看待未来发展的时与势,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险和难。
“中国将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杨洁篪不仅道出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立场,更体现出中国和平发展的行动。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