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创建办主任 谷连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想干好某项工作,首先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就我市环卫基础现状来说,环卫队伍弱化老化、部分环卫设施落后等问题,不仅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与我市提出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相差甚远。
对比大连、青岛等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我们确需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不能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市委书记毛万春曾批评过一种所谓的“考察学习”:总是看了感动,说起来激动,却迟迟不见行动。的确,这样的学习,何益又何用?
讲发展、谈提升,而又畏难于发展和提升,这就是“叶公好龙”。我们常说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舍不得一点投入,又怎么能把事情办好?这就如同一个家庭,连一把扫帚都舍不得买,能好好爱家治家吗?
我们必须遵循经济建设与城市管理同步发展的客观规律,让经济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成正比。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城市建设管理上逐步从粗放化、规模化向精细化、人性化转变,从初级阶段制造“产品”,中级阶段产出“作品”,高级阶段创造“精品”,到超级阶段打造“艺术品”,从而实现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卫设施建设,加大环卫设施的基础性投入,健全环卫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让环卫工作的持续提升有好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装备保障。在智能化、技术化、自动化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装备现代化的垃圾清扫车、清运车,适当提高环卫工人的收入,是发展的需要。只有保障到位了、条件改善了,工人们才能更好地尽到净化城市的责任,才能使自身良好形象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关心城市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的市民越来越多,不守公德、不讲卫生的市民越来越少,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普通市民不仅关注城市的GDP,更关心马路上的灯亮不亮,小区的垃圾是否有地方倒,街面是否有人按时打扫,扬尘的地方是否有洒水车……期盼好的条件、渴望好的生活,是正常的追求和需要。
民生无小事。我们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包括我们每个社区、物业小区,都应该高度关注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创造更好的市容环境、出行环境,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效益最大化、广大市民根本利益最大化、公益事业真正为百姓享有最大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