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谈古论今话婚俗
居嵩高 谦之改革本道
上平城 道士蹿升国师
“百花妒”与“寿安红”
雨中看牡丹三首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4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居嵩高 谦之改革本道
上平城 道士蹿升国师
□徐晓帆 赵荣珦
  且说天师道初创之时,要求道徒交五斗米,又要求交绢、器物、纸笔、樵薪等,后来又只重养生,引起不少人异议。北魏时,洛阳嵩山道士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称“新天师道”,其后发展为北魏的国教,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里程碑。

  寇谦之,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人。据《魏书》载,寇谦之早年爱好仙道、术学,有绝俗之心,但长年修习天师道、服食饵药,却没什么效果。寇谦之的姨母家有个佣人叫成公兴,自称仙人。寇谦之转雇成公兴,让他种田。有一阵子,寇谦之算七曜(即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规程)有所不明,日思夜想,闷闷不乐。成公兴问他缘由,笑道:“这有何难?”成公兴便为他讲解,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寇谦之茅塞顿开,喜不自禁,纳头便拜,欲称成公兴为师。成公兴慌忙拦住,反过来朝寇谦之行礼,请求寇谦之收自己为徒。寇谦之道:“我有何德何能?你师我徒才是!”成公兴道:“休要推让,定然是你师我徒!你日后必为高师大德,享受荣华富贵,推都推不掉,也莫问原因,天机不可泄露。”从此,主仆二人无话不谈,惺惺相惜。不久,成公兴带寇谦之进华山采药,后辗转嵩山,居石室,“谦之守志嵩岳,精专不懈”。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十月,传说有一神仙乘云驾龙降临嵩山之巅,自称太上老君,对寇谦之说,自天师张陵去以来,地上修善之人无人师授。有嵩岳道镇灵集仙宫主表天曹,称汝有德,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神仙说罢,赐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嘱他用《新科之诫》清整道场,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八月,有自称太上老君玄孙的牧土上师李谱文来到嵩山,又传授寇谦之《箓图真经》六十卷,此经专门讲述坛位、礼拜及衣冠仪式,教他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理治人鬼之政”。

  北魏乃鲜卑人政权。鲜卑族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为族名。鲜卑先人崇拜大自然,每天太阳一出,便祭拜太阳,道、佛二教传来,亦十分信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就是他们崇佛的杰作。但太武帝登基更崇信道教,却苦于寻不到高师。宰相崔浩奏道:“臣闻天师道士寇谦之隐居嵩山修道三十余年,能服气、导引、辟谷,且有大成,今气盛体轻、颜色殊丽,其弟子十余人,皆得此术。”太武帝闻奏大悦,即派使者奉玉帛牲宰,祭嵩山,迎接寇谦之及其弟子四十余人至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并在城外建天师道场、重坛五层,拨给一百二十位道士衣食,斋肃祈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三千人。

  寇谦之把《新科之诫》、《箓图真经》献给太武帝,太武帝如获至宝。寇谦之又奏请建静轮宫,计划此宫高可接天,居上可不闻鸡犬之声,静轮宫随之开工。北魏太延七年(公元441年)十二月,寇谦之又告太武帝道:“今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未之有也,应登受符书,以彰圣德。”第二年正月,太武帝备法驾,亲赴道坛受符箓。道坛遍插旗帜,一色青色,猎猎飘舞。寇谦之声称太上老君授太武帝为“太平真君”号,皇帝笃信不疑,即改元为太平真君。寇谦之被太武帝封为国师。

  此例一开,从此北魏每位皇帝即位,都要受符箓。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南郊设立道坛,方二百步,给户五十以供斋祀之用,号“崇虚寺”,每年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十五日行祭祠之礼。此制一直延续到东魏武定六年(公元548年)才罢。

  寇谦之被封为北魏国师后,对天师道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称“新天师道”。新天师道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宣扬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土,天有三十宫,宫中皆有主神,并有辅佐主神的神仙和翼从;抛弃了租米钱税和房中术,以清虚为本旨,强调通过养生修炼达到长生不老,同时重视符箓、斋戒沐浴、烧炼金丹、召神劾鬼,形成一系列教规教义。新天师道顺应统治阶层需要,贴近普通民众,具备了较强的宗教力量,使中国道教的发展走向康庄大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