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京津要调水,百姓盼致富。保水质,生态和环境这条“绿线”必须保;促民富,经济要发展,但耕地“红线”不能碰。
在“两不牺牲”的前提下拓宽百姓致富路,淅川应该怎么办?
是“躺”下来等,还是“站”起来干?
靠着“水源地”的金字招牌,躺在移民迁安的功劳簿上,等待国家扶持、政府关照,似乎无可厚非;
而主动出击,超前谋划,蹚出一条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的确不容易。
为了保护生态,我们近年关停了338家造纸、冶炼等企业,县财政收入为此伤筋动骨,一度下滑40%。一些眼看着能为淅川GDP“贡献”的项目,因为生态环保,被我们坚决地拒之门外。
有人悲观与不解,认为淅川人不仅移民作出了牺牲,经济发展也吃亏了。
统一全县干部群众认识,领导干部首先要想明白:牺牲不是博取同情的资本,更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
我们选择“站起来,干”。因为淅川人不仅有为大局甘于牺牲的豪气,还有建设家园不甘落后的志气与勇气。
我们选择“站起来,干”。因为这也是求解水清民富双重考题的唯一途径。
干就必须“转”。双重考题的压力、责任与民生期盼,逼着淅川的干部必须转观念、转思路、转方法,不转就没有出路。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我们越“转”认识越深化、路子越明晰:
“保水质”是首要的责任、慨然的担当。水必须清,这是淅川人抛家舍业铸就的庄严承诺,是沿线亿万人民的安康所系,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而我们在如山的责任中一定要看到,对于山水秀美的淅川,生态建设还蕴含着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百姓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保水质就是保发展、保民生。
这种转变,正是科学发展、时代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也是淅川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把倒逼化为动力,在“转”中抓住机遇,双重考题能够交出“双赢”答卷,那就是,找准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富民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淅川的发展。“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写进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对于库区良田几乎淹没殆尽的淅川尤为重要。
近年,我们通过移土培肥、土地流转、高效利用库区消落地等多种手段,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上取得了成效,2012年全县夏粮再获丰收,同比增长11%。
“保粮食”的同时,立足于“保水质”、“促民富”的高效生态农业如何破题?
悠久的种茶史和库区的小气候,使得发展茶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如果在40万亩荒山上种茶植树,让茶叶上山、金银花上坡,绿化的同时还能“收获”效益,让荒山变“绿山”、变“金山”。
2012年县委发布1号文件,吹响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集结号”。
仅仅半年, 20多万亩荒山就有了“主人”,初披新装。
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扶持政策直接对准企业,与小流域治理、绿化配套等紧密结合,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发展,实现一举三得:企业得到效益,农户得到实惠,水质得到保护。
如今,很多农民成了茶场的“产业工人”,亦工亦农,让他们一年人均净增收入一万多元。
生态农业渐入佳境,工业结构调整也大刀阔斧,为生态经济开道。污水断了,黑烟绝了,臭气没了,生态环保型工业发展不断提速。淅川产业集聚区在全省位次由第139位前移到第23位,跻身全省“十快”。转型升级,让库区里长出绿意盎然的“环保工业之树”。
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也水到渠成。有了产业支撑,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原有的移民新村也正陆续通过扩展、提升、增容变成新型农村社区,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荣中发展。而集约出来的18万亩土地,又变成了粮田。
我们自豪,因为我们的牺牲和奉献、甘苦与信念,都与这湖碧水紧紧相连。我们有底气,因为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淅川父老,就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丹江水。
今天的淅川,全县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51.3%,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优质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保持在310天以上。生态产业的强势崛起,还带动了旅游、运输、服务等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
2014年调水在即,水清、民富的“双赢”探索仍将持续。未来的渠首,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民更富!
(作者系中共淅川县委书记 编辑 陈炜 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