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小时候在老家过元宵节的情景……
农村风俗是没吃完正月十九的饺子,就不算过完年。年前要准备年货——太忙,春节要走亲访友——太累。节后经过几天休息,元宵节又是春节后第一个节日,一个“闹”字,胜过春节所有的热闹,不是过年的高潮才怪呢!
正月十五一大早,农村人往县城赶,步行的、骑自行车的、坐拖拉机的,每条通往县城的道路上都是急急忙忙往城里赶的人。县城的人也都闭门锁户走到大街上。表演节目的、卖小吃的、看节目的……路上有人,肩上有人,树上有人,沿街的窗口有人,房顶上还有人,人一下子几十倍、几百倍地冒出来。
听,到处都是锣鼓震天;看,到处都有精彩表演。有的地方鼓槌翻飞铜锣欢唱,有的地方狮子爬山长龙翻江,有的地方高跷稳健旱船悠然,有的地方秧歌整齐红绸飘荡……这个节目还没演完,那个表演团队就已赶来。所有表演有条不紊精彩不断,目之所及让人眼花缭乱。这时候,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所有人都那么专注,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幸福!县城成了欢乐热闹的海洋,这样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四点钟。
农村的晚上,没有灯展、灯谜,但同样热闹。吃完元宵,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要放些烟花,虽然没有城里放的好看,但是大人放、小孩叫,热闹的气氛丝毫不弱于县城。看完烟花,小孩子手提灯笼呼朋引伴四处游逛,虽然灯笼都是自己家长做的,可都花了心思,个个形象新颖逼真。有五角星、小花、亭子,还有各种动物造型。记得母亲曾给我做过一个跑马灯,上面画了好多小动物。点上蜡烛,这些小动物就“跑”起来,吸引了好多小伙伴好奇的目光,让我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的母亲最聪明能干。
我们满村跑,哪里越黑越往哪里走。时而“一”字长龙,时而前呼后拥,叽叽喳喳真像是一群爱吵闹的小麻雀!
过完正月十五,学生开始准备学习用品,庄稼人开始修理农具,十九的饺子一吃,年就过完了。春天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热热闹闹的高潮渐渐淡去,又开始了新的一年,心里又巴巴地期待下一个年的好玩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