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宜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新型福民产业发展的跨越
读 家
新书快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4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新型福民产业发展的跨越
——宜阳县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纪实
河南董大畜牧养殖基地 田义伟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宜阳县积极探索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路子,使畜牧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带动广大农民走上了产业致富之路。目前,全县共引进亿元以上养殖企业9家。一批龙头项目的建成,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在此基础上,全县还将建成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10个、年屠宰200万头生猪的加工厂1个,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畜牧养殖加工基地。

    近年来,宜阳县围绕建设畜牧大县的目标,着力打造产业链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畜牧产业,推动畜牧生产集群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铺就了一条新型的产业福民之路。

    育龙头 全力引领产业集群化

    4月3日,宜阳县畜牧产业招商引资再传佳音:由河南新大牧业与法国生猪研究院合作,投资上亿元的生猪育肥、育种和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盐镇乡、赵保镇。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河南省首家集生猪养殖、种猪繁育和中高层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畜牧企业。

    宜阳县有51万农村人口,如何引导农民致富?该县因地制宜,坚持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列为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之首,在提升传统养殖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

    县委、县政府建立了畜牧产业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把引进畜牧龙头项目列入乡(镇)长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对新建企业和养殖大户进行补贴,并做好用地手续审批和项目区的“三通一平”等工作,吸引一批优质畜牧业项目落户宜阳。

    目前,全县共引进亿元以上养殖企业9家。其中,年出栏20万头生猪的民正牧业、董大牧业已建成投产;福润食品工业园,预计今年9月底建成运营;伊众清真食品产业园,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0%;白杨绿宝、樊村华泰等一批年出栏10万头生猪的规模化畜牧企业也正加紧建设……

    一批龙头项目的建成,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以伊众清真食品产业园为龙头,以韩城肉牛交易市场为依托,该县已在赵保、柳泉、韩城等乡(镇)建设肉牛养殖基地6个;以福润、民正、董大牧业为龙头,在莲庄、盐镇、董王庄等乡(镇)建设瘦肉型猪养殖基地6个。在此基础上,全县还将建成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10个、年屠宰200万头生猪的加工厂1个,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畜牧养殖加工基地。

    抓循环 释放养殖企业正能量

    随着一批畜牧龙头企业落地生根和养殖基地逐步建成,宜阳县一举求多效,引导企业摆脱单一养殖模式,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生产绿色环保且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充分释放正能量。

    国家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福润食品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全县10个万头养殖基地和1000多户养殖户,成为各乡镇生猪、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核心,而且将形成畜牧养殖-屠宰加工-冷链储存-物流的产业链条,前景看好。

    位于宜阳县高村乡的鹅宿畜牧公司,规划建设年出栏5万头生猪养殖场、500亩蔬菜区、800亩林果区,形成“猪-沼-菜-果”的循环农业模式,目前已购进种猪1000头。养殖场产生的有机肥不仅没有污染环境,而且滋养了鹅宿村的土地。

    年出栏10万头种猪的民正牧业,将猪粪制成沼气,免费供给农户做饭、照明;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免费供给农民种地;粮食丰收后,企业就近收购农户粮食做饲料,让粮食就地增值,使农民走上了“猪-沼-粮”的循环发展之路。

    河南董大畜牧养殖公司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净污道分离工艺,设计了年产80万立方米的大型沼气项目,既处理了粪便污水,又解决了当地280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该项目建成后,猪粪可产沼气63万立方米,余气可发电30万千瓦时,可生产有机肥5万吨,带动周边1500户农民发展“猪-沼-粮”的循环养殖模式,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重服务 诚心营造发展好环境

    为推动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宜阳县专门成立了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县、乡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对养殖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实行畜牧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多部门行业优势,主动上门为畜牧养殖企业排忧解难;着力构建畜牧产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使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组织银企洽谈会,为养殖企业筹集资金;对部分畜牧产业贷款进行贴息,为新建龙头企业提供“三通一平”补贴资金300余万元。

    在养殖基地建设中,该县积极引导中、小型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向养殖基地集中,并给予资金补贴。几年来,宜阳县先后向生猪养殖基地投放改造资金700万元,向肉牛养殖基地投放补助资金180万元,仅莲庄乡马回村就聚集了民正、鸿发等12家养猪企业,年出栏生猪12.4万头。2012年,全县生猪出栏量达51.8万头,增幅居洛阳市第一位。

    宜阳县还组建了近百人的畜牧技术队伍,分包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疾病防控和畜产品监管等工作。同时,该县还加强科普推广,每年为企业培训科技人才5000人次以上。

    惠民生 铺就新型产业福民路

    企业与农户牵手形成巨大合力,推动了宜阳县畜牧业的良性发展。2012年年底,宜阳县在家门口就业并直接从事畜牧产业的农民已达10.7万人,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2700元。

    “不离土来不离乡,脱下农装换工装。门口开起新工厂,在家就能奔小康。”宜阳县的很多老百姓都会说这段顺口溜。伊众清真食品产业园计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县15个乡镇建设100家500头存栏规模的母牛养殖连锁分场,农民可入户带牛饲养,公司负责技术指导、饲料供应及销售。在“连锁效应”影响下,产业园的母牛存栏量3年内将达到5万头的规模,带动周边发展,使单个农户每年净增收1.5万元。

    民正牧业充分利用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势,坚持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与16个乡镇的2240户农民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公司统一供应种猪、猪苗,统一指导防疫、统一回收销售产品,带领农民养猪致富。仅每年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玉米、小麦等原材料一项,就使农民累计增收2100余万元。

    目前,在龙头企业的帮助下,有的农民自己办起了小型养殖场;有的农民利用养殖场产生的有机肥发展起了蔬菜种植、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

    宜阳县还重点培育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散养户共同组成的养殖协会,以董大、伊众、东汉等企业为龙头的多个养殖协会应运而生。

    各养殖协会充分发挥企业的养殖技术、管理、销售、资金、品牌优势,形成“龙头企业+养殖大户+散养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壮大养殖基地规模,形成集群效应。目前,全县养殖协会已达13家。

    (李宏军 李炳辉 张珂)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