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便是夏至日。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过了夏至,太阳开始南移,白天也会逐渐变短。
俗话说“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热在三伏”,真正的酷暑天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一般就是最热的天气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夏至三候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振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了。
节气期间,地面受热较多,空气对流旺盛,午后常易形成雷阵雨,不仅降雨范围小,且来去匆匆。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经典诗句。
夏至还被称为“夏节”“夏至节”,人们常在这天通过祭神的方式祈求消灾。《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关于夏至,民间流传不少顺口溜,如“夏九九歌”:“一九至二九,扇子勿离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湿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食俗上,各地虽有差异,但吃面是共通的。夏至面包含几种说法,首先是用长长的面条比喻最长的白昼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时品尝新麦子做的面条,有尝新的意思。另外,最热的“三伏天”快要到来,面条可以做成凉面,也叫“入伏面”,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除此之外,山东省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据说在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牛更能干活,不淌汗。
民间这时开始避暑消夏。在江苏,有俗称“三鲜”的夏令饮食,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浙江则喜吃乌饭(又称黑饭,江南一带民间小吃),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庞涓。北京流行“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养生专家称,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这时的饮食宜清淡,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为了解暑降温而冰镇起来的瓜果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损伤脾胃;味道浓重、肥腻的食物更应少吃。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等习俗。
剪纸作者 畅杨 篆刻作者
耿红霞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