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打好技术牌 蓄势谋发展
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
让社会保障更给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8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中硅高科致力产学研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打好技术牌 蓄势谋发展
    过去10年间,我国光伏产业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急速经历了“热炒”“暴富”“暴跌”“价格战”“双反战”的沉浮。多晶硅产业,作为光伏产业链条上游原材料供应的关键环节,也几经起伏。

    到2012年,全国九成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倒闭。其间,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由科技部指导的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联合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在“光伏寒冬”中苦练“内功”,成功将生产每公斤多晶硅的耗电量从以往的300千瓦时降为100千瓦时以下,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全部实现循环利用,为增强行业发展后劲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我市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市多晶硅企业挂帅国家级创新战略联盟,无疑将对提升全市光伏产业总体实力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伴随着欧盟“双反”问题的化解和国家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我市光伏产业也将逐步回暖。

    1 大起大落,产业坐上“过山车”

    严大洲,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是多晶硅产业起伏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严大洲说,我国的光伏行业有个奇怪的现象,叫作“两头在外”,即上游高纯度多晶硅原料和生产设备九成以上依赖进口,下游产品九成以上需要出口国外市场,而大多数企业集中在中游的电池切片和电池组件生产领域。如此一来,国际市场稍有波动,中国的光伏产业就会“感冒”。

    “以前,国内只有中硅高科等少数企业掌握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且产量有限。”严大洲说,2005年以后,随着欧洲国家对太阳能装机补贴力度的加大,下游市场迅速膨胀,多晶硅价格在电池组件供不应求及多晶硅国内产能严重不足的共同作用下一路飙升。2008年10月,每公斤多晶硅价格涨至500美元,业界称为“拥硅为王,达产成金”。

    “面对狂热的市场需求,中游加工企业为保障生产,无奈以每公斤上百美元的高价与国外多晶硅生产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一签就是10年。”严大洲说。

    2009年至2012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袭来,欧盟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逐步减少,加之美国挑起“双反”,下游市场遭遇“寒冬”,令上游多晶硅价格骤降。此时,国外多晶硅企业利用与我国组件加工企业签订的长期订单,一方面高价将多晶硅卖给协议企业,打击这些企业,另一方面低价向我国倾销,打击刚起步的多晶硅企业。如此一来,我国光伏产业链条遭受重创。

    “由于国内多晶硅行业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对外依赖严重,发展才受制于人。”严大洲说,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两头在外”中原料和设备对外依赖的难题。

    2 联盟创新,摘掉产业“高帽子”

    2008年前后,多晶硅价格居高不下,各地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其中不乏年产一两百吨的小厂。这些厂家只做提纯还原,对大量的四氯化硅副产品循环利用无暇顾及,而且生产多晶硅的能耗极高,致使产业被戴上“高耗能、高污染”的帽子。

    “多晶硅的‘高帽子’其实是误读。如果多晶硅真是‘双高’产业,国外为何还要进行技术封锁?”严大洲说,如果技术到位,能耗和污染完全可以降到最低。

    2011年,由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的“高效节能多晶硅大规模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被纳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该项目由洛阳中硅高科牵头,江苏中能硅业、天津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多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

    在联盟成员的协作下,一场产学研携手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大戏就此启幕。目前,联盟已重点突破了低能耗还原炉、高效提纯难题,还突破了氢化工艺及副产物回收利用处理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成本多晶硅制备技术和节能减排全循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严大洲算了一笔账,目前,与煤电相比,光伏发电的成本较高,但不能只看到生产每公斤多晶硅要耗电约100千瓦时。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投入1千瓦时电生产的多晶硅,最后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其有效的运行周期(25年)内,最少能够回报25千瓦时电,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3 政策利好,产业大有可为

    严大洲坦言,尽管我国多晶硅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进口依存度从90%降到50%,但每年的进口基数仍然比较大。未来,联盟将继续通过降低成本推动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

    “随着多晶硅的产能释放,暴利时代已经终结,而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仍有很好的前景。”严大洲说,目前的产能过剩仅仅是结构性过剩。2013年,我国多晶硅年产量为8万吨,占全球1/3,但同时进口量也达8万吨。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推动下,未来低能耗、低成本的多晶硅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国内巨大的光伏市场空间,将成为未来多晶硅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严大洲说,在政策利好和市场扩容作用下,多晶硅产业仍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白云飞 申利超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