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升级后的网吧环境优美 |
|
核心提示
目前,我市的一些网吧已经转型,通过增设咖啡厅、书吧、台球等形式,发展多种经营,效果不错,成为网吧业的新宠。未来,“多业态经营”或成为城市网吧转型的方向。
9月下旬,全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文化部相关负责人曾四次来洛调研指导试点工作,对洛阳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洛阳试点“方向正确、步子稳妥、初见成效”,具有向全国推广的意义。
现状:
三分之一网吧亏损经营
“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生意突然就不行了。现在我们要么改变,要么等死。”中州路某网吧经营者李先生感慨地说,他正在谋划转型。
市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管理科科长李振刊介绍,2010年是网吧业发展的转折点,当年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0年网吧市场规模为771.169亿元人民币,相比2009年886亿的市场规模下降了12.96%。全国网吧的业绩大幅下滑,洛阳自然也不例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网吧618家,虽然数目与最多时的627家相差无几,但其生存环境已大不如以前。其中,1/3的网吧亏损,1/3的可以保本,剩下的1/3仅能维持微利。而可以盈利的网吧大都分布在客源相对稳定的大学附近。
在景华路经营网吧的郑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节假日能达到七成的上座率,平时的上座率基本不到五成。与此同时,员工的工资已经从不足千元涨到了近2000元,而上网费原地踏步,还是每小时2元。每月扣除人工成本和近5万元的房租、水电费等,根本赚不了钱。
转型:
网吧变身综合娱乐场所
与李先生和郑先生经营的清冷网吧不同,长安路的某网吧内很是热闹:宽敞明亮的大厅,精致气派的欧式装修,前台各式咖啡饮料一应俱全。除了电脑,网吧内还有6张台球桌、6间棋牌室、1间茶室……这里更像是一个集多种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会所。
这家网吧的老板马斌说,现在的“多功能网吧”是他在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后做出的调整。据他介绍,目前网吧在13时到22时高峰期的上座率可达90%,利润比以前提高了50%以上,上网费以外的收入已经能占总收入的1/3左右。
马斌计划继续扩大网吧的经营规模,增加“影K吧”“书吧”等项目。或许,这在未来将彻底颠覆“靠机时费创收”的经营模式。
与这家网吧相比,一家连锁经营的网吧除了在店内提供高端的上网环境,还尝试拓展店外业务。“我们借助于连锁网吧的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的布局,增设连锁便利店、宾馆、社区服务等业务,效益可观。”店主坦言。
今年2月,文化部把北京、上海、洛阳和长沙四个城市确定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工作试点城市。3月,洛龙区的创瑞拓网吧投入运营,成为“多业态经营”试点。7月29日至30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第4次率调研组来洛,实地调研我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他指出“洛阳试点经验有推广意义”。
未来: 网吧进入“吧时代”
网吧变身“高大上”娱乐场所之后,对其社会形象的提升,同样显而易见。
近日,上文提到的连锁经营网吧内,市民邓女士正在网上看电影。她说,这个网吧气氛很好,还能跟朋友聊天、喝咖啡,感觉很好。
李振刊表示,网吧转型也会促使其经营更加规范。
其实,目前全国许多规模较大的网吧,都纷纷在“吧”字上做文章,突出文化体验功能,纷纷转变为“网络咖啡”式、“演艺吧”式、“电子竞技”式、“物流配送+网吧”式等兼具上网服务、健身竞技、社交等多种功能的场所。
苏州某网吧引入江南园林风格的装修,并使用更规范、品质更好的正版软件。经过整体提升,上座率从40%升至70%,单机收入从每小时15元增至30元。
四川某网吧定位为“网络学堂”,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仅一家网吧就能提供25个类别、66个技能项目的素质教育,视频资源超过16万分钟。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表示,网吧单纯售卖上网业务的年代早已过去,只有改善经营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尝试多元化经营、增加服务功能,才不会被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所抛弃。今后,作坊式单体网吧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集商务、休闲、娱乐、咖啡等“多业态经营”于一体的高端网吧,将日趋成为主流。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