钐(shàn)麦所用工具叫“钐家儿”,系用木料做成骨架,再用竹篾绕着骨架编织成由一个个“胡椒眼儿”堆成的簸箕形的竹笼儿,所以又叫“绰笼儿”。
通常绰笼儿后边还要跟着网包儿伺候。网包儿是一种简易工具,系用柳树枝条弯成的一个直径四五尺的圆圈,在圈下面安两根半圆形的支架,再安个木轱辘儿;在圈上用细绳稀疏地结成网就成了。钐麦时,网包儿跟在绰笼儿后面,钐家儿把收割到绰笼儿里的麦秧倾倒在网包儿里,装满了网包儿就立刻被运走。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一进入农历的四月下旬,一年之中最繁忙的“焦麦头儿天”就来到了。忙什么?忙割麦,忙打场呗!
那时割麦绝大多数靠人工,男女老少齐上阵,一镰一镰地割,既枯燥,又费力,功效还不高。而钐家儿的功效就非常可观。
在绰笼儿的簸箕口上安装一把锋利的钐刃。钐麦时操作者右手握住钐拐儿,左手握住钐绳端头的手柄,使劲抡动绰笼儿,一大片麦秧就迎刃被割了下来。用镰刀割麦,一天能割六七分至多一亩出头的麦子,一个钐家儿一天就能钐出七八亩甚至十来亩。
钐麦是个很有看头的农活儿,会钐的耍起绰笼儿来如凤凰展翅,似蛟龙出海,有步儿有眼儿,简直是在表演。
偃师方言中对叫不出名字的事物或行为用“那腾”指代。相传乾隆游中岳时微服路过景山原,正是收割麦子的时候,君臣一行人突然发现前面麦田里有人影晃动,怀疑是歹人,就派人前去打探。一会儿,打探的回话说,没有歹人,那是农民在“那腾”麦子呢。这人没见过甚至也没听说过钐麦,所以他向主子描述:“前头一个竹那腾,后跟一个木那腾;一弯腰儿,一那腾,不大一会儿一那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