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下称《指南》),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
把雨水从包袱变成解渴财富
近年,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然而,不再“城中看海”不仅仅是管道扩容这么简单。
“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巡视员章林伟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这个年均降雨量1935毫米、汛期暴雨集中的城区,一方面有26个易涝点,内涝严重;另一方面又严重缺水,70%以上的用水靠从区外调水。“这说明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必须调整,把雨水这个包袱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
建设海绵城市,必须转变观念。根据《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道路透水铺装形成海绵体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减轻城市内涝的压力。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质量。
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根据《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保留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根据《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海绵城市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呢?章林伟认为,“算大账,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章林伟说。
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否现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认为,与新城区相比,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更具可行性。
“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谢映霞说。
根据《指南》,城市人民政府将是建设海绵城市的责任主体,有责任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主要指标,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具体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任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后各地要将上述指标作为各地块开发的约束条件。
(据《人民日报》2014年11月3日2版)
延伸阅读
何谓海绵城市
清华大学校长、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吉宁教授介绍,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