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血库告急。我市先后8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今年以来,也曾出现血库“贫血”现象,目前血库库存量仅维持在警戒线附近。人们存有“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认识误区仍是献血人数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那么,献血真的会影响身体健康吗?献血前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 血库“贫血”
冬夏为淡季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百货大楼附近的一处采血点,从12时到16时,先后有5个人走进采血屋献血,年龄多在20岁到50岁。“最近天气冷,每天献血的也就是20人左右,最多30人。”该采血点相关负责人介绍。
市中心血站站长吕运来介绍,街头采血车的采血量受采血点附近人流量、人群构成、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季节性供血不足。一般来说,冬夏都是献血淡季。
我市从1998年起实现了临床用血全部来自于无偿献血者的捐献,其中90%来自于街头采血,吕运来说:“从2009年开始,我市开始出现用血紧张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市的血液采集量大致持平,但血库频频告急。市中心血站承担着全市110多家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任务,我市人口总数位居全省第七,而用血量仅低于省会城市郑州,位居第二,全市每天需要近300人参加无偿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市中心血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全市共有18个采血点,担负着全市每天的血液采集任务,正常情况下库存量应保证临床用血7天到10天。但目前我市血库库存量维持在警戒线附近,已经出现血库“贫血”现象,仅能维持各医疗单位临床用血3天。
2 少数市民对献血心存疑虑
在调查中发现,城市用血量增加,献血人数增长缓慢,是我市血库告急的重要原因。市中心血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以后,市民献血热情较之前有所降低。
记者在洛阳火车站、万达广场、南昌路丹尼斯广场等地随机采访发现,多数市民表示愿意无偿献血,但少数市民对献血心存疑虑。
吕运来介绍,献血是无偿的,献血者本人及家庭成员用血时可享受不同倍数的免费用血。2013年,血站为全市无偿献血者报销用血费用254.2万元,近十年共免除用血费用1344.16万元。没有参与献血者用血所缴纳的费用只是血液在采集、检测等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
以一袋血液为例,采血点全部是“一人、一针、一巾、一袋”。为保证细胞的活性,保存血液所用的血袋是一种特制的“会喘气的袋子”,一个血袋的成本为几十元。同时,血液采集回库后,要做乙肝、艾滋、梅毒等7个项目的筛查。除此之外,仪器费用、耗材损耗,血液的分离、冷链、储存以及为献血者提供的纪念品等,也是血液的成本费用。
吕运来表示,血站向医院收取的正是这部分成本费,费用的标准由国家物价部门在2005年核定,血液的收费标准近十年保持不变。
血站工作人员表示,采血时,工作人员会把献血者的姓名、性别、地址、身份证号等信息输入电脑,并制成条形码,献血者可以通过电话查询血液去向。同样,如果病人输血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条形码找到献血者。
3 适量献血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从血量上看,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至6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至4800毫升。一次献血4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10%。科学测定,健康人一次失血10%以下极少引起不适症状。采血后献血者喝水便开始补充液体,机体自身很快进行调节,经1小时至2小时即可恢复血容量,丢失的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加速全面进行补充。专家表示,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这不但加快了血液新陈代谢,还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那么献血前要注意什么呢?专家表示,献血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前一天和当天饮食要清淡,不要饮酒;女性在月经期及前后3天不宜献血。献血后要多补充水分,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睡眠;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另外,献血时要带上身份证、驾驶证、军官证、护照等有效证件。
专家提醒,市中心血站的医务人员都是经过考试合格后上岗的,采血所使用的针头及血袋均是由国家批准、检测合格的一次性医用器材,一人一袋,绝不交叉使用。此外,每次工作前后均会对献血场所进行消毒,保证献血环境安全。
本报记者 高峰 通讯员 郑备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