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读 家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8月4日 星期
书海观潮
筑防腐大堤 当以史为鉴


核心提示

日前,史学著作《简明中国反贪史》由九州出版社推出,该书作者王春瑜曾因创作《中国反贪史》而被誉为“国内反贪文化研究第一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书恰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折射出历朝历代反贪斗争的经验与教训”。

汉武帝曾使用酷吏反腐

王春瑜介绍,历史上反腐较好的皇帝是汉武帝,但他靠酷吏的手段才稍稍遏制住猖狂的腐败之风。

为了反腐,汉武帝不惜任用一批酷吏,以法外的酷烈手段对付贪腐之吏,使之付出血的代价。在加大反贪力度的同时,汉武帝还有意识地表彰廉吏,公孙弘、赵禹、尹齐等一批公正执法、廉洁自律的官员得到好评,被树为百官的表率。通过以上措施,加上其他政策的配合,到汉武帝晚年,贪污腐败之风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已经激化的社会和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动荡的局面又趋向稳定。

君主时代反贪如“割韭菜”

《简明中国反贪史》系统地描述了历代反贪斗争与王朝兴衰的关系,揭示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反贪斗争不可能走出轮回怪圈的尴尬。这实质上是一条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著名政治学家白钢评论指出:传统的官僚政治体制,或由官府直接经营工商业,或由行政长官统摄赋役财政,这就赋予官吏以政治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方便条件。历代开国之初,反贪斗争往往卓有成效;中期以后,贪贿之风就愈演愈烈;到了王朝末年,“蠹盛则木空”,贪污贿赂者便成为王朝覆亡的掘墓者。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关注着反贪斗争。历史上中外的贪污腐败有许多共同点,按照寻租理论或“公共选择理论”,贪污贿赂是租金在政治市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

乾隆皇帝反贪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贪污的法令不可谓不严,然而,实际效果如何?正如薛福成所说:“他虽然处理了像甘肃冒赈案(此案陆续正法者56人,其中总督、巡抚、布政使各1人,知府、道员5人,同知、知州8人,通判2人,知县35人,县丞3人,免死发遣者46人。),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案等大案要案,却放过了清朝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和珅。直到乾隆帝病逝,嘉庆帝继续进行反贪事业,才把这个“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的“群臣之首”和珅拉下马。

古代的反贪为何无疾而终

王春瑜说:“从秦汉至明清,虽然各朝灭亡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但是贪污腐败,如蚁啮柱,久而久之,柱朽如渣,华屋遂轰然倒塌。”

他因而归纳出一个历代王朝兴亡周期率的主要表现形式:“王朝初年狠抓反贪斗争——王朝中叶后反贪斗争渐渐有名无实——王朝末年贪污腐败猖獗,民不聊生,王朝灭亡——‘新’王朝初年狠抓反贪斗争——‘新’王朝中叶后……”这样的周期律成了走不出的轮回。进而他提出:“我坚信,只要亿万群众都能从历史深处走出来,以现代法制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主人翁的身份,敦促建立起真正的、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监督公仆机制,我国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斗争,就能收到很好的成效,从而走出反腐败的轮回。”

著名杂文家、诗人邵燕祥指出,古代的反贪风暴往往无疾而终,封建官僚制度的弊端是官吏侵贪屡禁不止的根源。君主对臣僚的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廉洁与否仍然由君主来评判,一切以君主的政治需要而定。“所以,政治腐败,官吏侵贪,并非人治社会的严刑酷法所能根除,也非专制条件下的讽喻说教所能阻止”。 (据新华网)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