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仿生鱼课题组研究员王硕向记者解释仿生机器鱼工作原理,该所研发的可用于狭窄或危险水域环境监测、救捞、考古的仿生机器鱼,有望未来在我市实现产业化。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政府资助、企业合建等方式,密集开启与华大基因、科大讯飞、上海交大、深圳光启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科大讯飞中西部语音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户我市,在牡丹基因组测序、人工智能、特种金属合金材料、超材料等领域开展原始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其中,在建院不到1年时间内,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就组建了薄铝件自动焊接机器人、仿生机器鱼等6个创新团队,汇聚了包括15名博士、9名硕士在内的46名智能装备领域创新人才,在洛成功转化中科院自动化所6项原创成果,同中信重工等5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源头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构建“双创”生态,企业孵化更给力
这几天,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睿尚京宏(洛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景林正带着一众研发人员,围绕其设计的第三代智能微型投影仪展开最后攻关。
“种子基金、创业导师团、人才服务平台……没想到家乡洛阳也有软硬件配套这么好的创业园区,圆了我的家门口创业梦。”曾是“北漂”一族的李景林如是说。
做大做强孵化载体,是构建“双创”生态的关键。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众创空间6个,孵化场地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入驻和在孵企业超过1000家。包括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洛阳恒生众创空间在内的我市19个孵化载体项目获得省专项资金奖补1554万元,占全省奖补总额的40.6%,标志着我市孵化载体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时下,我市进入年底冲刺关键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科技成果创造保护和应用,扎实推进科技招商,年内力争实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为实现我市全年和“十二五”目标任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