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一拖龙西小区的居民家中是热热的,大家心里也是暖暖的。
作为驻洛央企“三供一业”供热改造的首批小区之一,一拖龙西小区1600户居民终于在去年12月31日享受到了集中供热。
“家里老人有心脑血管病,一到冬天病情就加重。以前冬天家里只能开空调,时间长了,老人孩子都不舒服。现在好了,回家就是热的,也不用穿棉袄了。”昨日,龙西小区的居民张爱英高兴地对记者说。
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强调,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关键是要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试点城市,以帮助央企减轻办社会负担。“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小区居民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市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热分离移交后,由热力公司直接和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热力公司将直管到户,减少中间环节。另外,热力公司还要对小区内老旧的供热系统进行改造,这样一来,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供热将更加稳定可靠。
据悉,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正式申报开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26家驻洛央企,都已全部与地方接收单位签订了供水、供电、供热分离改造移交协议。其中,涉及供电分离移交的有19家企业,共49074户居民;涉及供水分离移交的有19家企业,共45852户居民;涉及供热分离移交的有17家企业,共69790户居民,总供热面积548.48万平方米。
中国六冶洛阳有限公司是我市开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进度最快的企业。如今,六冶洛阳公司居民小区的供水改造正在紧张施工,供电在去年8月底已完成改造,供热改造目前已完成了70%,今年11月中旬可全部完工。
六冶洛阳公司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志伟介绍,该公司共有5个生活区,多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建造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管网老化、陈旧,停水、停电、停暖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基础设施超期服役,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随着相关设备的老化,运行、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改造后,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企业也节约了成本,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邵志伟说。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国资委中小企业与职工工作科。科长王一民拿着副省长张维宁的批示,高兴地说:“咱洛阳‘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得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通报表扬,试点经验有望在全省推广了。”
“三供一业”是中央企业办社会职能中补贴比重最大、影响面最广,意义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市作为全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城市,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金由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总部拿大头,企业只需承担小部分费用,这既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精于主业,减轻负担,又有利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市国资委建立了周例会制度,由供水、供电、供热、物业等有关企业每周汇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进展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为有效化解移交企业和接收企业在改造工程造价、移交的费用标准范围等方面的分歧,我市还组建了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专家组,当出现分歧时由专家组进行研究、论证,做出公正评判。为给移交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供水、供电、供热、物业等接收企业主动服务,快速施工,让小区居民早日享受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带来的生活便利。
目前,我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已圆满实现了大头落地,驻洛央企已到位供水、供电、供热改造资金合计约2.7亿元。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继续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进度,按照“已签约企业抓开工、已开工企业抓进度、已实施企业抓资金申领”的工作思路,督促移交、接收企业落实协议,并对已完成分离改造工作、具备条件的家属区实施整体移交,抓好资产划转、接收后的管理维护工作,让更多群众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