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龙区龙盛小学内发掘清理五代时期的壁画墓葬一座,墓室内的4幅壁画精美绝伦。目前,这四幅壁画已经基本完成保护性修复,人物表情丰富,栩栩如生。
历时上千年的壁画是如何揭取的?这些壁画在修复师的手下又是如何再现“芳容”的?近日,记者来到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壁画修复室,为您揭开壁画修复的神秘面纱。
1 揭取:冒着高温练就铲刀功夫
52岁的胡小宝曾师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知名文物保护专家王振江先生,已经有30多年工龄的他,喜爱绘画,经历了我市汉代、西晋、北魏、唐代等大型壁画墓的修复工作。
胡小宝介绍,在揭取龙盛小学壁画墓的壁画时,正值流火7月,墓室空间狭小,密不透风,墓葬打开后,为避免壁画氧化脱落褪色,要生炭火炉烘烤,墓室内温度50多摄氏度,他们在墓室内拿着铲刀一点点揭取,挥汗如雨。要是遇到大风和暴雨天气,壁画墓上的帐篷就会被刮飞,但壁画保护不能停,必须尽快揭取。
墓室壁画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及甬道两侧,一般画在一两毫米厚的白灰层上。一幅古墓壁画从揭取到修复要经过以下步骤:
壁画背面清理:揭取壁画时地仗层坑洼不平,土质疏松无强度,需要将壁画背面的土质清除干净,为后期拼接、地仗制作、固定在蜂窝铝板上作准备。
壁画背面加固:壁画后背白灰层疏松,用丙烯酸树脂对壁画背部进行多次喷洒加固,再用桃胶粘接层层纱布对壁画背面进行封护,晒干后再用夹板固定牢固。
壁画正面清理:揭取时把正面粘贴的宣纸、纱布,用热水和丙酮去除。再用铲刀、热水和酒精等将壁画表面覆盖的泥土等杂物小心去除,不能伤到壁画表面。用玻璃纸蒙在壁画表面,对不同病害用不同图例标示,绘制出病害图。
壁画错位、开裂拼接:把错位开裂部位用“手术刀”切开后进行拼接,不留缝隙,拼接完用宣纸和纱布将其封护,用夹板固定翻转,再用沙袋压实、压平。
制作地仗层:用丙烯酸树脂对背部加固,用白灰、麻刀搅拌,均匀涂抹壁画背部,制作地仗层。最后将壁画背部贴一层纱布,用环氧树脂将壁画与蜂窝铝板粘接,送进修复室进行补缺、补色。
2 科学修复,完美展现壁画原貌
胡小宝介绍,修复内容包括补缺和补色。用白灰、沙子、石英粉、丙烯酸树脂、地板黄等混合均匀,制作成壁画补缺材料,再用油画刀对壁画缺失部位填补平整。
对蜂窝铝板侧面空隙处则用树脂、米石、沙子调和后填补,晾干后用补缺材料对侧面进行封护。
壁画修复的最后一步就是补色。用矿物颜料对壁画缺色部位进行补色,线条局部缺失处,按照线条走势进行连接,大面积缺失、没有依据的可不予处理。
记者看到,在每一幅壁画旁都有一张用油彩笔临摹的壁画绘图,它不仅与壁画尺寸相同,而且还清楚地标记出原壁画所缺失的部分。胡小宝说,这是为以后的研究、修复留下依据。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陈谊介绍,一幅壁画的修复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为防止破坏壁画,修复师必须小心翼翼地给壁画把脉、“看病”,让他们变得生动起来。
3 我市壁画修复技术走出河南
修复壁画就像“治病”,诊断出来的问题都不一样,修复和保护的方法也不一样,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壁画修复师的角色有时像个手持手术刀的医生,有时又像画家、木工、钳工、化学家,有时还要成为建筑工人。
据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介绍,经过近30年的努力,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都建立起自己的壁画修复队伍,我市的壁画揭取、修复、保护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成功揭取和修复了两汉、北魏、唐宋、明清等时期的多幅壁画,内容涉及建筑、墓葬、石窟壁画等三大领域,培养出了一支专业水准较高的壁画保护专业队伍,还有的壁画修复师走出河南,应邀到全国各地指导和开展壁画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