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 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简体 繁体
2016年8月11日 星期

协调发展“农林水” 全面小康“补短板”
——《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解读之三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核心提示

“农林水”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制约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统筹推进“农林水”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强美丽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1 农:挖掘农业增效潜力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当前,洛阳城乡差距大、脱贫任务重,折射出在干旱气候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弱的现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在我市650万亩耕地中,水浇地仅有140万亩。《意见》提出,要建设节水高效的农业灌溉体系,着力实施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陆浑灌区修复及改造、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到2020年,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

粮食安全是民生大计。当前,农业生产成本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国际价格倒挂,农业增效难度加大,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整治工程为重点,突出抓好“百千万”高产示范工程,重点实施伊川、孟津、宜阳、洛宁4个粮食生产核心区示范县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到2020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80万亩,建成高标准粮田66.5万亩,真正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放眼全国,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意见》提出,要加强循环农业建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实施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场创建,推广种养一体化、畜—沼—菜(果)、畜—沼—电等新模式,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林: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如果说楼宇、工厂代表着城市的繁华,那么,绿色生态则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品位。在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中,生态建设不可或缺。

《意见》提出,要以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旅游示范区为载体,注重生态品质和自然环境衔接融合,实现“山上森林化、山下林网化、环城沿河顺路景观化、乡村田园化”目标,同时实现市域内网架状、整体化生态贯通,构建区域大生态格局。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

对此,我市将着力抓好生态保育、廊道绿化、镇村绿化等重点工作。

在生态保育方面,我市将持续提升南部生态涵养区森林保育水平,加大北部黄河湿地生态保护、邙岭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护林带建设力度,推进中心城区生态活力圈和沿黄河、洛河、伊河生态涵养带建设。

交通廊道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从今年起,我市将以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沿线为重点,全面提升廊道生态环保功能和景观水平。同时,实施中心城区与“六组团”的生态对接和修复,对中心城区周边的丘陵山地进行高标准、宽厚度、大绿度绿化,形成绿色屏障和生态隔离廊道。

此外,我市将推进国家园林县城、美丽乡村建设,绿化美化城乡环境,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获得感。

3 水:构建现代水利网络

兴水活水,利民惠民。近年,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洛阳河湖水系资源优势被逐渐盘活。与此同时,防洪安全、居民饮水安全等基础性问题仍有待破解。

今年入汛以来,连续暴雨导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洪涝灾害,我市部分地区也遭遇灾情。《意见》指出,要建设完善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高效运转的防汛指挥调度系统,提升城乡防洪能力。“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建成前坪水库工程,完成伊、洛河等防洪治理工程和1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同时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清洁小流域建设、淤地坝除险加固等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在供水方面,我市将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依托故县水库引水工程、引畛济涧工程、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建立安全方便的城乡供水体系,实现城乡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农村供水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率在85%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和要求。

4 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功能。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我市农村发展的瓶颈。

《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着力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有效供给,进一步支撑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增进民生福祉。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载体。今后,我市将尊重村庄格局,完善道路网络,配套完善供水、供电、网络、亮化、绿化、垃圾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健全防火、防汛、防涝、防震等相关设施,让广阔农村更宜居。

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保障。我市将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669个贫困村道路畅通工程、水利提升工程等。到2020年,基本解决200人以上自然村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田水利、供电等设施建设,持续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 白云飞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绿肥红瘦五月天

  • 1
  • 2
  • 3
  • 4
  • 5
  1. ·2025年体育中考过程评价分..
  2. ·收到违停的短信,交警拒不撤回
  3. ·金科绿都天宸缺少配套老年活动..
  4. ·关于洛龙直招问题咨询
  5. ·北大街改造商铺项目交的租金押..
  6. ·老城区校场街40号院卫生脏乱..
  7. ·华源南村小区遛狗不牵狗绳
  8. ·洛宁县市民之家建设进度的咨询
  9. ·关于洛阳龙门站站房扩建
  10. ·老城魏家街施工过程脏、乱问题
  11. ·关于学习借鉴合肥地铁3号线地..
  12. ·洛龙区君和园附近的过街天桥上..
  13. ·携带宠物是否可以乘坐洛阳公交..
  14. ·老城区十字街地下商场门口有人..

≡ 聚焦河洛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河洛文苑 ≡

    ≡ 公益慈善 ≡

      ≡ 精彩生活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摄影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