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境内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达1930亿吨、4.3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6和1/3。
工业转型创新
作为资源型城市,近年,鄂尔多斯工业不断转型创新,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燃气、化工为主导,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建立起清洁能源输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五大基地。
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精,国家清洁能源输出主力基地建设蹄疾步稳。今年上半年,该市销售煤炭24525万吨,同比增加595万吨,增幅2.5%;形成了以500kV为支撑、220kV为骨干、110kV为辐射的供电网络格局。天然气产量达290亿立方米,中海油、北控等几大煤制天然气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气势恢宏。该市现代煤化工已形成产能1273万吨,规划建设的2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200万吨煤制油项目和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已获国家能源局支持。
氧化铝、汽车及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信息等非煤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气候初成。该市已形成氧化铝产能120万吨,铝深加工产品建成产能4.2万吨;先后引进了华泰、奇瑞、精功等一批汽车制造和中煤煤机、锦西化机、新兴重工、西北特种电缆等一批其他装备制造企业,已形成汽车产能30万辆乘用车、2万辆重卡、45万台发动机、60万台变速箱、200台(套)风机、6.4万吨压力容器、6万支LNG气瓶、75万件煤机配件、100台离心机、150台振动筛的产能;率先在内蒙古发展了电子产品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引进了京东方、罗克佳华、中兴能源等重点项目;已形成建筑陶瓷生产线14条,总产能4900万平方米;已形成多晶硅产能8000吨。
羊绒、乳制品、肉制品、螺旋藻、沙棘及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基地建设潜力迸发。鄂尔多斯羊绒品牌拥有“温暖全世界”的美誉,该市已建成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高端精细羊绒产品加工园,形成羊绒制品年加工能力近1000万件。
大力发展服务业
为了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鄂尔多斯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相关企业拿出4亿元,对物流企业进行扶持。
现代物流业只是鄂尔多斯现代服务业大格局中的一个大的“枝节”。文化旅游业、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体育产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健康养生服务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15年的40.9%。计划到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在50%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者在260户以上。
该市将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服务业新热点这“三新”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依托项目带动、改进配套服务、强化政策支持等措施,推进服务业专业化、融合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为了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让文化与经济完美融合,催生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市去年成立了市、旗(区)两级文化旅游产业委员会,组建旅游联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从原来煤炭产业一枝独秀、“单手”擎天的格局,到初步构建起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鄂尔多斯的转型之歌愈加激情昂扬。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