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开放带动,建设“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是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针对我市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作出的战略部署。
一、强化开放带动,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为经济繁荣增添新活力。近年,洛阳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不断探索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努力实现在开放深度和广度上的新突破。开放带动走在了全省前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今年前8个月,我市进出口总值为87.7亿元,同比增长1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值12.2亿元,同比增长19.9%;出口值75.5亿元,同比增长14%。8月当月,我市进出口总值11.2亿元,同比增长4%。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多年来,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值,一直占全市进出口值的将近50%。开放发展已使洛阳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中,我市对外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基础条件还要继续完善,综合比较优势还不明显,洛阳“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多策并举,提升洛阳 “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影响力。
(一)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
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有助于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推动豫西北联动发展,形成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是要完成自贸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将是推动洛阳片区快速发展,避免战略模糊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不可预知性的基础性工作。二是推进自贸区规范化运行。通过规范化运行,探索新路径、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三是开展自贸区招商工作。主要是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来搭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四是加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已正式启用,实现综合业务“一口受理”。
(二)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功能。
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将为建设“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提供重要支撑。一是要积极推进洛阳一类航空口岸扩大开放。经国务院批准,洛阳航空口岸扩大开放被正式列入2017年度口岸开放审理计划,成为自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以来第一批计划审理的项目之一。二是提升铁路口岸功能。主要是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快通关速度。三是积极申建洛阳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是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意义重大,要加快推进申建工作。四是加强与边境口岸、港口的协调联动,实施铁路货运通道的“东联西进”计划,使洛阳及周边地区产品出口更便利。
(三)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合作。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产业合作。一是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二是打造产业合作新亮点;三是发挥洛阳产业优势,特别是直接受益于“一带一路”的洛阳装备制造业,应积极走出国门,寻求发展新机遇。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文化是交流的纽带。建设丝路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已被列入九大体系60个重大专项建设项目。该项目以丝路文化为引领,打造集文化交流、文化展示、创意文化产业、文化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
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创作与交流。一是要加强文化艺术创作交流活动节的策划工作;二是要打造洛阳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新品牌;三是要积极参与沿线重要节点城市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四)引领中原城市群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推动豫西北各市交通基础设施对接联通。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是国家给予河南自贸区的一个重要定位。加快推进豫西北各市交通基础设施对接联通,洛阳应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规划建设豫西北特色产业带。重点是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和特色民俗旅游产业、豫西北特色观光农业产业、以河洛文化为主题的豫西北文化产业等。以产业基地与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注重规模化,打造大品牌,逐步形成豫西地区特色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