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很认真,风也不潦草,路上的行人紧缩双肩。我们三人钻进一家小饭馆,扑面的暖气夹杂着饭菜香,那份惬意迅速由外而内地遍布全身。
老板娘热情地打了招呼,当我们坐在靠近柜台的位置时,老板娘已经走出柜台递来了菜谱。老李快速地点了几个热菜,并嘱咐老板娘快一点儿。
我们端着热茶,聊着这恼人的鬼天气。一位女服务员把两个热菜放在桌上。老李打趣地说:“怎么不报菜名?”见服务员没反应,又连问了两遍。一向喜欢左顾右盼的大赵拉了老李一把,低声道:“这位服务员可能是聋哑人。”
老板娘朝我们做了个点赞的手势。服务员又端来菜时,大赵不失时机地对服务员打起了手语。果然,服务员放好菜盘后,就用手语和大赵聊起来了,刚才还是表情木然的服务员,一下子就神采飞扬了。大赵是特殊学校的教师,虽然我们平时常在一起玩,可并没有真正见识他的手语交流。
两人的手势飞快地变换着,服务员笑着的模样很是灿烂,我们的脸也跟着灿烂,不过我和老李不晓得他们聊些什么。
服务员高兴地离开了,老板娘不失时机地说:“小秦平时都在后厨洗盘子,这两天有服务员请假了,她就到前面倒茶端菜了。多好的姑娘,就是造化弄人,哎!”老板娘很是惋惜。
我们好奇地问大赵,都和小秦聊了什么。大赵说通过聊天,知道小秦毕业的学校,年龄,家庭情况,工作状况,平时有什么爱好;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去特殊学校寻求帮助等。
有时看电视,总觉得电视屏幕一角有主持人用手语播音,实为多此一举。现在才知道特殊人群的内心世界也是对外开放的,只不过我们都少了一项技艺,没有能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已。
多一项技艺真好!吃完饭,老板娘笑着说:“欢迎你们再来,以后对你们打八折!”饭馆里弥漫着快活温暖的空气。